加拿大性別與科技政策之推動策略(內含影片分享)
本計畫日前於10月27至29日,在國立中山大學舉辦為期3天的「2017性別與科技國際會議」已經圓滿落幕。其中,加拿大健康研究機構(CIHR)「性別與健康研究中心(IGH)」主任、蒙特婁大學醫藥學教授Cara Tannenbaum因無法出席會議,特別錄製有關「性別融入醫療研究之策略」的影片交與大會播放,並同意分享給關注GIST議題的台灣社會大眾。
講者:Dr. Cara Tannenbaum (加拿大健康研究機構(CIHR)「性別與健康研究中心(IGH)」主任、蒙特婁大學醫藥學教授
影片剪輯:Rachel MacNeill (性別與健康研究中心(IGH)企劃經理)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1JGVcZzgamk
「2017性別與科技國際會議」詳情請參考→2017性別與科技國際會議(2017/10/27-29,高雄)
相關報導如下:
Cara Tannenbaum教授於2015年1月被任命為加拿大性別與健康研究所(Canadian Institute of Gender and Health)的科學總監。她與加拿大性/別與健康研究團體和相關廠商合作,確定性別與健康研究的重點、爭取資助機會、以促進兩性平等的觀點強化研究相關能力、建立夥伴關係和轉譯研究證據,以對加拿大人的健康改善作出貢獻。
「想像一下,如果以女性做為攝護腺的藥物的試驗對象,或者只針對男性做禁煙的宣傳,這樣有道理?」生理上男性跟女性是不一樣的,這應該不令人驚訝,例如男性的Y染色體基因數目較少,而女性的X染色體較大。在身體組成上,女性有較多的身體脂肪,脂溶性的藥物在身體停留的時間會比較長。有很多的藥物在男性跟女性身上會有一些不同的反應,劑量也必須要調整。在體型方面,一般男性的體型比女性要大,但即使施用藥物時考慮到體重,也還有很多性別的差異必須要列入考慮。
加拿大性別與健康研究所具體的策略就是,確實認知到相關研究必須加以整合,以下列舉五個非常重要的策略:
(一)測量跟監測:要求所有要申請研究經費的研究人員,必須要在申請計畫中評估社會及文化因素,包括生理性別(sex)及社會性別(gender)的問題。在2000年時只有20%的研究人員考慮到這點,經過幾年之後,有60%的研究人員在申請經費時都已經考慮,是一個很顯著的進步。
(二)能力建構:加拿大性別與健康研究所的官網,提供將性別融入健康研究設計的訓練課程資訊。
(三)提供誘因:例如當研究者需要進行人體實驗的研究時,他必須完成一個互動式的訓練單元,完成訓練之後就可以直接下載證書,這就是給予誘因的獎勵。
(四)倡議與輔導:輔導基本上需要創意,尤其是期待這些努力能改變醫學文化。團隊當中有性別倡議的專家,協助確認推廣性別與健康知識的網絡及使用的字彙,透過這些合作改變醫學研究者的盲點。
(五)稽核與結合:具性別概念的臨床研究準則,則必須要透過臨床研究人員來改變。性別與健康研究需要跟專業學會做進行溝通與資源的結合,才能夠在研究計畫以及結果呈現上呈現性別的影響。最重要的是,讓下一個世代的醫師了解任何的醫療措施都需要考慮到性別差異造成的影響。
以上文字節自洪文玲、孔維國(2017整理)。2017性別與科技國際會議「國際性別與科技政策」論壇紀實。台灣女科技人電子報,119。取自 http://twepress.net/new/seminar/item/307-seminar-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