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Organization interventions and the creation of gendered knowledge: US
作者:Kathrin Zippel & Myra Marx Ferree
出版日期:2018.7.5
摘要
大學作為生產菁英知識的場所,也同時產製了性別不平等。而美國NSF為提高科技與工程學術領域的女性參與,制定了ADVANCE計畫,期望該計畫從大學本身的反思性知識生產者的角度設計並改善性別不平等。此知識由多方角力所形塑,包含作為研究資助者的NSF、競爭激烈的美國大學市場、高等教育中盛行的管理主義,以及在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漸形背離的科學領域。在上述的知識角力中呈現的緊張關係也凸顯了計畫執行上的挑戰。然而,在以學習為取向的策略介入大學校園,ADVANCE確實作出了改變─建立性別化知識以利理解性別不平等成因、促使女性主義組織知識合法化、挑戰基礎與應用知識的分野。
本文主要檢視經驗性的知識與科學知識產物的緊張關係,特別是在管理主義盛行的大學中,執行團隊對政府與研究資助者認可的性別平等價值所作出的干預介入。
研究方法
本文採用文本分析,主要的資料皆刊載於ADVANCE網站。作者們蒐集了在2001-2017年間出版共計286篇的文章,包含文章、書籍、碩博士論文等,但不包含會議文章、計畫報告及宣傳冊子。此外,作者也建立執行計畫團隊的名單資料庫,包含:計畫主持人和共同主持人,以利瀏覽主持人們的線上履歷與相關出版資料。
在田野資料蒐集上,本文作者之一Zippel 同時也是計畫共同主持人,曾參與多場ADVANCE的年度工作坊(提供執行團隊間的交流)以及作為NSF內部評估審查顧問。而本文兩位作者皆參與一系列半年度提供給社會科學家交流的ADVACNE工作坊、四場國際工作坊分享學術行動者採取的性平策略經驗。田野資料則是歸納過去五年內,作者們與多位執行團隊、性別專家、領導者、評估者及研究者所討論內容,而性別平等運動者網絡的同儕參與觀察也是重要的知識來源,特別是在ADVANCE作為機構再造過程中,理論性的組織框架如何呈現。
研究發現
共分為四個部分進行討論:調節知識生產的機構、管理主義與培力知識生產者、評估知識生產的種類、傳播與知識建造。以下分述各部分段落重點:
1. 調節知識生產的機構:
本段首先指出ADVANCE補助計畫旨在透過引介與評估的介入方法以及正式研究計畫性質,在抽象與實踐知識的張力之上,生產有關STEM學術生涯中的性別平等和性別與其他身分認同交集的知識。對於潛在的申請機構,也被鼓勵思考其機構性質與特殊性。再者,ADVANCE採取數據取向的改善策略,因這將使組織透明化,且也為領導階層所買單。數據資料顯示各個機構的現狀,而領導者也可透過這些資料對外說明執行計畫的未來五年如何改善、執行策略與達成目標。
當ADVANCE IT補助(機構改造) 成為申請團隊追求的聲望時,也意味著競爭更為激烈。根據研究顯示,IT補助的通過率僅10%,即使是曾經拿過補助的機構,仍需要不斷修改申請書內容再次遞出申請。在成功拿到補助案之後,NSF也制定了追蹤回饋的機制,例如:提交進度報告、執行第一年接受各計畫主持人的拜訪、執行第三年則會進行實地參訪(專家與同儕同行),最後在第五年繳交結案報告。雖然IT補助機構都將計畫書與報告刊登在網站上,但對於社會大眾來說,ADVANCE計畫對於個別大學的實際影響層面仍是不夠清楚的,在此作者認為因為美國各大學機構的差異性相當大,較難從中進行比較。此外,作者也指出ADVANCE計畫相較於STEM學術生涯,更加重視「是否成為教授」的成效。
在此,從作者的文字解讀來看,ADVANCE在對於個人層次的介入作法具有效果,但對於整體大學機構的環境改變仍較為模糊,對於在跨領域機構及性別化的學術市場的文化知識生產較少著墨,而是較為關注在聘任、留任與工作家庭衝突等的性別化不平等的偏見評估與干預措施。根據這部分的補強,NSF在2016年決定多給至少三間已獲IT補助的機構進行縱向比較分析,以匯集不同組織型態的知識,提供後進規劃參考。
2. 管理主義與培力知識生產者
ADVANCE計畫的目標對象是已受到高度管理主義控管的大學機構,因此,ADVANCE亦要求大學行政領導者買單(buy-in)與承諾進行機構改造。根據統計,超過50%的計畫主持人具行政職(多數是院長級、教務長甚至是校長級),另外有41%為系所成員、7%為chairs系主任或所長?。以數據取向的管理主義格外重視個別教師的成功,如:以研究生產和獲補助件數作為評估,職涯升遷與薪資爬升,更甚者為性別平等認知進行評量。作者認為在ADVANCE計畫中,將行政者放在關鍵位置對於應用性知識生產是矛盾的。換句話說,使用量化數據計算計畫是否具有成效,仍將焦點放在個人的研究生產是否達標,但而不是如何建立更為平等或概念化更多元的「卓越」(excellence)討論。
P812 第二段,作者指出NSF期望其所資助補助案以發展「智識價值」(intellectual merit)為首要準則,而最高標為建立基礎性知識(fundamental)。
雖然ADVANCE原以應用知識生產為目標,例如:大學如何建立不平等的學術職涯以及如何製作更多平等,但在ADVANCE所採用的策略做法中,以性別不平等的數據做為基礎研究材料,以及組織的創新作法,皆是在找尋可作為解決辦法的基礎性知識(fundamental knowledge)。
值得一提的是,NSF對於創新研究的要求包含培力女性主義社會科學家,也反映在國家層級的學習過程。早期ADVANCE計畫團隊或STEM系所成員在撰寫計畫書時,並不會想到邀請社會科學家或性別專家加入討論,直到2008年開始,因為申請計畫書被要求採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概念模型撰寫。而早在2005年,在申請計畫階段,計畫團隊必須納入社會科學專家。這項改變提供了社會科學家一個正式的角色,也讓性別專家的加入更為正當性。
3. 評估知識生產種類
本段旨在分析知識生產的評估價值,以ADVANCE計畫為例,其原始設定應為產製具成效性、普同性的知識,已反映NSF支持基礎研究的理念。但NSF同時也受到國會的針對研究補助是否有廣泛影響的壓力。作者在此認為美國政治家經常嘲笑基礎科技計畫並認為這對公眾資源是荒唐可笑的。因此,如何評估ADVANCE所產製的知識「品質」是備受監督的主題,特別是來自多重面向的評估:經驗性質、科學以及政治。
ADVANCE計畫經常採用量化數據及質化資料分析,另外也佐以經驗實驗設計及大規模的調查研究,使得這項研究有其成效性。但ADVANCE計畫也經常納入較小樣本的干預措施,以及各間大學機構存在巨大的差異性,使得ADVANCE較難從中歸納出一套基礎知識的內容,而這也是受到期刊編輯或審查者所批評的─對建立基礎知識來說有「過度應用性、無法概括」的疑慮。
但作者也指出在知識建立的過程中,讓「女性主義知識觀點」有同樣被討論到的機會。ADVANCE應該學習到STEM系所成員可以做為有力的倡導者,藉此讓更多理工教師、行政執行或領導者了解何謂「組織存在性別不平等」的意義。在此,最佳的例子是密西根大學的STRIDE方案,該方案即是採用同儕訓練的作法,將STEM教師推到最前線,讓他們對校內同事夥伴講解性別議題與不平等現況,最重要的是如何改善。
此外,作者也提及檢測學術職涯的性別差異的創新方法,不是量化或質化資料,而是來自ADVANCE學者的貢獻,包含:規劃職涯發展流程圖、測量教師的工作量、訪問機構系所進行質量化分析、訪問退出離校的人、分析教師情誼與社會支持網絡、國際合作狀況以及規劃文獻影響結構等。
簡言之,作者認為當僅有一間機構執行ADVANCE計畫時,它或許可以很容易達成行政管理目標,但較少對女性主義知識有所貢獻。然而,當ADVANCE日漸茁壯,在計畫研究員及主持人將每一項干預措施進行系統性整理歸納以利形成知識時,其中跨領域的知識貢獻將會開展。但目前對於系統性的質化研究仍為少數且尚未受到重視。
4. 傳播和知識建造
結論
透過強調行政領導者獲取數據的價值、來自機構內部執行者及社會科學和性別專家的經驗式知識,NSF得以正當化有關性別、科學與組織的知識生產。而ADVANCE是一項特別的計畫,它同時設計了兩種目標,第一為提高性別平等鼓勵採用支持性的創新方法,第二為企圖歸納美國大學STEM領域中有關性別不平等的知識。由於這兩項目標存在差異作法且涵蓋多樣成員與結構因素,雖然在知識生產面向有其難度,但各別的差異內容值得細究分析。
作者引用了最初在NSF創立ADVANCE的推手Alice Hogan的話:「對我來說,回想最初擬訂計畫的過程是相當有趣的,包含我們已知的以及我想要我們知道的。我對於這項計畫可以延續這麼久有點驚訝,不同於其他NSF計畫,ADVANCE仍持續向社群學習並修正計畫指導方針。」
而對於未來,作者指出最近美國在研究案的趨勢是減少科學補助,這使得NSF必須更專注於核心的科學/科技研究,將使得ADVANCE這樣一個跨領域的計畫受到資源排擠。但也要需要看NSF對於性別平等是否為國家優先議題鎖定,如是的話,計畫必然持續存在。此外,ADVANCE也會做出一些改變,例如要求panel reviewers接受訓練及無意識偏見評估練習。而社會大眾也支持更具責信制度的做法,特別是在性騷擾議題,NSF也鼓勵並建議大學機構回報計畫主持人是否曾經受性騷擾案件調查的紀錄,以及建立相關校園政策等。
除了對社會有良好影響之外,作者也舉出ADVANCE現況的限制:知識種類與價值仍被偏見看待、較難觸及在個別大學外的結構性因素、採用適切且有效的行政管理指標會更好,最後則是費時的計畫執行時間與跨部門領域及負面影響較難以進行評量。而為解決上述限制,作者列舉歐盟做法的特色提供相關研究者參考:
- 歐盟採用跨國科研框架計畫執行學術界性別平等內容,每一項計畫的參與者來自不同國家、領域、大學甚至是研究機構。所以當計劃運行時,因多種差異較可以超越個別機構的瓶頸,歸納出一套適用於各類型機構的知識框架。
- 歐盟科研框架計畫企圖重新定義「科學價值」─「自研究機構邁向包容性卓越科學」,在展望2020中即定義性別作為跨領域議題並適用於所有計畫,而在計畫書中也要求團隊、評估小組、研究員及研究顧問應符合性別平衡比例等。
- 歐盟認為女性主義的知識生產與計畫息息相關,女性主義知識並不只是在大學進行的研究工作,而是跨越所有領域,並在創新研究及思維中具有卓越特質。這與美國NSF對性別議題的認知有極大的差異,美國較為關注性別作為知識上的優點。
作者最後展望ADVANCE計畫時,也提出對於知識生產的期待,他們將會持續找出哪些措施未發揮成效、哪些措施花了較久的時間才發生改變、在實際情況與報告數據存在哪些落差,以及計劃如何因應組織結構與跨領域的變化。這些在方法上的、政治上的以及科學上的挑戰也讓「性別」更容易在機構改造過程中被看見,將不再是男女人數統計數字,而是更具貢獻的學術知識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