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該買一隻智慧手錶、來讓自己更願意運動嗎?(104年詹雅嵐教授計畫)


關於此文:這篇文章介紹了由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詹雅嵐助理教授所主持的科技部104年度性別與科技研究計畫「結合行動智慧科技提升女大學生體適能與自主運動習慣-創新教學方式、環境規劃與服務設計」之研究成果。

作者/詹雅嵐(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智慧型手錶可以提高人們的運動意願嗎? 圖片來源:Pexels

相較於歐美國家,國人的運動習慣並不普遍。近年來政府推動全民運動不遺餘力,整體運動風氣雖有提升,但進步的空間仍然相當大。國民運動的風氣與學生時代的運動習慣有高度的相關,許多研究都指出,大部份規律運動習慣的養成來自大學生活;我國大專學生規律運動人口比率平均約在25%左右,遠較先進國家平均50%-60%的比例來得低。無論是一般民眾或大學生,缺少規律運動習慣,長期來說,將對國民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而現況中,我國女性的運動參與態度與行為又較男性更低(楊亮梅、顧毓群,2004;方佩欣、張少熙、蕭玲妃,2013;鄭維欣,2007)1.2.3

科技可以改變人性?

近年來行動智慧科技的發展,相當程度的改變了人們的運動行為與習慣。自從2006年 Nike 推出「Nike + ipod」感測器以來,相關產品與服務大受歡迎。透過這類的產品,我們可以知道自己跑了多少時間、距離、跑步的速度與燃燒的卡路里,並紀錄所有數據、可以在網站上看見進步的軌跡與進度,也可以加入社群,讓人們能找到更多的支持者一起運動。相關產品不斷更新,近年來最熱門的是智慧手錶包括Apple、Garmin、Samsung等大廠相關產品,其銷售大幅成長。2020年上半年全球智慧手錶出貨量將近4200萬隻,較之2019年成長超過20%。

智慧穿戴裝置讓運動變得更為有趣,有豐富的資訊、更即時的數據回饋;而加入更多社群的功能,也被整合在智慧手機上而能有更多的應用。一個有趣的問題是,這樣的科技,可以改變人性、讓人變得更願意運動嗎?

在教育部的調查中(教育部,2021)4,缺乏規律運動者不願意運動的原因,依序為「沒有時間(52.2%)」、「懶得運動(50.5%)」、「沒有興趣(27.2%)」、「工作太累」(25.5%)及「沒有運動同伴(20.1%)」,其中女性回答沒有時間、懶得運動兩個項目的比例又都高於男性;從這樣的調查結果初步看起來,智慧手錶等穿戴裝置的確可能改變「人性」,讓人們變得更有意願,也更有可能持續的運動。另外也有研究指出,女性對科技產品的接受度與使用程度相較於男性是偏低的。因此,女性是否會因為買了智慧手錶而更願意運動,又是另一個有趣的問題。

為什麼無法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為了回答上述問題,本研究團隊以Ajzen(1991)5所提出的「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為基礎,探討科技如何改變大學生的自主運動行為,也比較了男性和女性間的差異。

行為是一種自我選擇。以運動來說,人們可能願意為了某些理由(健康、身材、興趣、打發時間……等等)而想去運動。關於是否能持續運動,傳統的觀點僅強調個人的恆心、毅力或意志力,而「計畫行為理論」則比較完整的談到三件事情,包括喜歡的程度(行為態度)、身邊親友的支持度(主觀規範)以及行為持續的可行性(知覺行為控制)。

其中,強調身邊親友的支持度是因為每個人身邊的參考團體都會對自己產生有形或無形的正向驅動力或負向壓力,進而影響運動意願。此外,若有設施環境、生活型態之限制,以及覺得未來很難持續運動的自我意志,也會降低個人持之以恆運動的意願(徐永億、許弘毅、李政道,1996)6

所以,如果你/妳本來就對運動有正向的態度、身邊親友也喜歡運動,加上自己覺得保持規律運動是可能的,就能夠形成較高的運動意願,進而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如圖1)。

圖1  計畫行為理論的觀念架構圖(本研究繪圖)

科技介入如何改變運動行為?

那麼,戴上智慧手錶之後,人們對於運動的態度、主觀規範與知覺行為控制真的會發生改變嗎?在這個過程中是否會有性別差異?我們針對大學生進行的實證研究顯示出幾個非常有趣的結果。

首先,大學生是否願意運動的意圖受到他人支持度(主觀規範)的影響不大,但受到喜不喜歡(行為態度)與可行性(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則相當顯著。這可能是因為大學生自主意識較高,對於運動的優缺點也有較清楚的認知,不太會受到親朋好友的影響。因此,如何讓他們相信在現有主客觀條件下自己有能力養成運動習慣,或者讓大學生對運動有更正向的態度,是促其養成規律運動更關鍵的因素。

在這樣的邏輯下,科技導入(戴上智慧手錶)之後,如果能提升使用者對於運動的態度,或者使他們更覺得自己有能力持續運動,當然就可能改變他們的運動行為。

我們亦發現,如果行動穿戴裝置能提供較為即時的資訊回饋,例如運動相關數據能快速傳輸到手機或雲端,使用者在運動後能立即看到自己各項數據的變化趨勢,將會大幅提高使用者對運動的意願。比較意外的是,可連結其他社群、提供更多的健康資訊項目(例如壓力、心電圖、血氧功能)等這些科技產品常常強調的功能,反而無法有效提升使用者運動的意願。

女性和男性運動行為的差異性

關於運動行為的性別差異,本研究發現女大學生每週的運動次數明顯低於男大學生,這個發現和過去的調查結果類似。而她們對於自主運動的行為意圖、行為態度、知覺行為控制,也都顯著低於男大學生。

不過,「計畫行為理論」對於女大學生來說(相較於男大學生),卻有較高的解釋力。如果能夠設法提高其喜歡程度與可行性的認知,將更可能提高她們的運動意願,並養成持續運動的習慣。若能透過科技的導入,例如買一隻能夠即時提供各項運動資訊與分析結果的智慧手錶,將更有可能讓女性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

因此,或許女生們可以開始考慮,以讓自己運動為理由,挑選一隻適合的智慧手錶來犒賞自己了!


此下載 看完整的「結合行動智慧科技提升女大學生體適能與自主運動習慣-創新教學方式、環境規劃與服務設計」成果報告!

參考資料:

  1. 楊亮梅、顧毓群(2004)。大學生休閒運動態度量表編製與調查。體育學報,37,149-161。
  2. 方佩欣、張少熙、蕭玲妃(2013)。臺北市運動中心使用者之自覺健康狀態、參與動機、休閒涉入及休閒滿意之相關研究。臺大體育學報,24,37-48。
  3. 鄭維欣(2007)。體育課中的性別差異對女性運動參與的影響。學校體育,103,57-61。
  4. 教育部(2021)。109年運動現況調查。教育部體育署委託調查研究報告。臺北:世新大學。
  5. 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 179-211.
  6. 徐永億、許弘毅、李政道(1996)。學生參與規律運動狀況與阻礙因素研究-以南開技術學院爲例。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2(1),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