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車廂內的性別思考(98年李俐慧教授計畫)
關於此文:這篇文章介紹了由東海大學工業設計學系李俐慧副教授所主持的科技部98年度性別與科技研究計畫「性別平權之公共運輸車廂設計研究─以捷運車廂內部空間為例」之研究成果。
作者/李俐慧(東海大學工業設計學系副教授)
不知道大家是否思考過,我們所處的社會,並不是理所當然地成為當前看到的樣貌。許多空間環境的條件、形式,都是人為界定的結果。而既然是人為的,那麼隨著社會的發展與變遷,必然存在許多值得檢討與調整之處。
原來公車車身高低也隱藏著性別議題?
無論過去或現在,由於專業參與者的性別分布,臺灣公共空間的設計規劃多半委由男性主導制定。在缺乏切身體驗或性別意識不足的情況下,他們便經常會無意識地忽略女性行動者的細微需求。例如傳統公車車身較高且出入口有階梯,其高度可能阻礙穿著窄裙的女性上下車;公車拉環僅有一種高度,使得身材嬌小的女性或兒童無法搆及;捷運車廂的座位設計與配置關係容易引發偷窺的可能等。
而曾經為了降低公共運輸的性騷擾發生率而形成的「女性專用車廂」政策,也因針對特定性別族群,引發性別不平等與性別歧視的爭議 (註一) 。因此,帶著性別主流化思考進入公共交通運輸領域,探討捷運車廂內可能存在的性別盲點,就是一個非常值得大家共同關心的議題。
透過工業設計的視角,我們可以檢視公共運輸工具車廂空間的大小環節,了解使用者在車廂內可能遭遇的性別衝突,探討其設計是否符合使用者多樣化的心理、行為需求與性別平權等設計問題。
公共空間需求男女大不同
性別心理發展研究顯示,男性偏好較大的人際距離,普遍對於「擁擠」產生較強烈的不適反應,且對高密度環境的反應較差;而女性則較男性需要更多的安全感,亦對環境依賴性強,故對環境的要求較具全面性,例如噪音、氣味、移動便利等都是女性容易在意的因素。
捷運是一種不特定多數使用者大量流動且頻繁使用的大眾運輸工具。車廂內部更是一個使用者流動率極高、使用需求多樣且深具公共性又具密閉性質的特殊公共空間。本研究團隊透過非參與式行為觀察法,在臺北捷運與高雄捷運車廂內,近距離觀察不同性別乘客的搭乘歷程與使用行為紀錄,發現一些有意思的現象。
乘客在搭乘捷運的短暫移動歷程中,在座位或站位以及停留位置等選擇上顯現了性別差異。女性乘客偏好處於身邊有硬體設備的地點,例如車門、隔板、隔板旁的立桿、門邊握把等,顯示了女性對環境的依賴性;而男性則偏好處於較空曠的位置,如握環、中央立桿等,以便使自己更可能掌握較大的人際距離。
女性乘客重視細微的內在感受,男性乘客亦傾向與同性鄰坐
此外,我們透過使用者經驗訪談也發現,女性重視使用公共物件的內在感受,會因為與其他乘客產生直接或間接碰觸而感到困擾。例如握環過近、使用同一握桿、座椅殘留前人餘溫等等,都可能造成女性心理上不舒坦的感受。然而針對這些狀況,使用者多半採消極接受的態度,並不會特意處理它。但若是遇到威脅或暴力等行為時,女性的處理態度則是會比男性更積極地運用通報系統來尋求他人的協助。
而因為女性對性騷擾的感受較為敏感,為取得較佳的安全感,選擇座位時除了座位外觀與整潔程度之外,鄰座乘客的性別往往會成為是否並坐的考量要件,使得她們多半傾向與同性同坐。有意思的是,男性乘客並沒有在性騷擾議題中置身事外。男性同樣也偏好與同性相鄰而坐,一來是感覺較自在,二來則能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因為他們也會特別顧忌與異性的肢體碰觸。
讓人身心舒適的性別設計準則
設計具有解決問題並讓人感覺更舒適美好的力量,而這些力量來自於規劃者細膩的考量。有時只要些微地調整,就能讓使用者產生深刻貼心的感受。例如在車廂內部空間規劃上提供更多元的人際距離配置,盡可能地安排多種可維持不同遠近人際距離的空間配置與座位設計規劃。如此便能讓不同性別的乘客都能更輕鬆地在車廂內部空間中,找到自己覺得最自在適切的停留點,享受更舒適的捷運交通生活。
或者是,將不同性別使用者的選位習慣差異納入考量,並留意其習慣停留的區域與空間特質。例如在吊環的高度與位置、隔板的高低、座位的寬度等空間設施條件上,加入男女選位習慣的考量,使空間配置關係能搭配性別偏好。這樣的做法除了能使空間更有效運用外,亦可讓使用者活動得更流暢、更協調。
細節考量還可以更貼心!
搭乘公共運輸工具是一段隨時間推移而不斷改變身體行為的移動歷程。因此,貼心的公共設計與服務也應顧及各個不同層面。
多數使用者偏好停留在車廂入口處附近,而較少移動至車廂中央位置,除了可以避免與有座乘客間發生擁擠、碰撞、爭執,亦可較有效率地上下車廂。故可將車門附近的設置物減至最少基本數量,但同時設置多方向多角度可握立桿,以盡可能增加每個單一設施被使用的方向性或選擇性,提高使用的自由度。
同時,亦有相當比例的使用者為了取得較寬敞的人際距離與視野,寧可選擇站立或倚靠車門、隔板,而不傾向乘坐座椅。故在不強制改變使用者行為的前提下,適度設置具身體支持功能的壁面凸起物或結構體,輔助人們在不乘坐座位的狀況下亦能舒放身體負擔,且安全平穩地站立。如此將能賦予乘客更舒適自在的搭乘經驗。
此外,在視覺上的心理安適考量方面,適度的隔板配置可以產生多樣的空間尺度,提供不同的人際距離。且具穿透性的隔板亦能使車廂內部空間的整體關係容易被觀察與記錄,避免空間死角,有效增進空間中的安全感。但須留意的是,全透明隔板因不具遮蔽性,亦可能反而讓坐在隔板旁的乘客產生被窺視或觀察的不自在感,進而降低其安全感。故建議採用半穿透材質或增加透明隔板色彩濃度的手法,營造出兼具穿透性、安全性、舒適性和閒適性的環境條件。
最後,建議能多運用環境、物件本身的示能性(affordance),更直覺地彰顯或說明物件的性質與功能,以減少額外張貼標籤或警告標示的必要。除了可排除因語言文化差異的無效溝通外,亦可望運用「潛移默化」、「去標籤化」的概念,以設計暗示使用者所見事物的環境價值,進而引導人們改善對公共環境的使用習慣、態度以及美學文化觀念。
註一:有關「女性專用車廂」政策的相關討論,可參考:吳坤茂、陳麗惠、周正宗、萬惠頤(2005)。捷運應否設置「女性專用車廂」之探討。中階管理才能研習班,59 ,5-6。以及,畢恆達、彭渰雯(2008)。保護?矯正?排除?女性專用車廂的性別意涵。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5,89-125。
按此下載 看完整的「性別平權之公共運輸車廂設計研究─以捷運車廂內部空間為例」成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