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高齡友善環境—讓鄉村長者能自由移動!(104年魏惠娟教授計畫,魏惠娟、鄭秀玲、蔡齡儀撰)


關於此文:這篇文章介紹了由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魏惠娟教授所主持的科技部104年度性別與科技研究計畫「性別與高齡友善環境評估:偏鄉長者的需求」之研究成果。本文內容部分成果曾發表於魏惠娟、蔡齡儀(2017)。鄉村高齡者對於友善用路環境的評估。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學刊,5(3),191-206。

作者/魏惠娟(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教授)、鄭秀玲(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蔡齡儀(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研究所碩士)

創造高齡友善環境,「能夠自由移動」是關鍵需求

我國快速邁向超高齡社會,各行各業絞盡腦汁、把握商機,搶攻銀髮市場;而政府服務高齡者的計畫也五花八門。國民健康署從2010年開始推動「高齡友善城市計畫」;到了2013年,所有縣市皆推動高齡友善城市相關計劃,希望建立高齡友善台灣的願景。然而,什麼是高齡友善?如何能高齡友善?高齡者需要什麼樣的友善環境?大家的需求都不同,因此政策的系統思考與循序漸進更為重要。

2010年,我曾經拜訪澳洲坎培拉市,想了解他們如何推動高齡友善城市。當時出席的澳洲官員之一來自交通部門,他告訴我們一個策略:「友善高齡,首先要滿足他們『移動』(mobility)的需要」。這個簡單卻又關鍵的答案,突然敲醒我思緒紛亂的腦袋。

世界衛生組織高齡友善城市指南有八項評估標準(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大眾運輸、住宅、社會參與、敬老與社會融入、工作與志願服務、通訊與資訊、社區及健康服務) (註一) ,而其中一項大眾運輸的指標下,最關鍵的即是建立能自由外出訪友、購物及參加活動的大眾運輸。

那些年,我照顧年邁的父母親,自覺已經在十分緊湊的行程中,盡量滿足兩老的日常生活需求,讓他們可以安心過日子。然而,當我回想那些日子,卻感覺父母親似乎沒有完全滿意。後來我無意間知道,他們偶爾會拜託朋友載他們外出辦事或是去逛逛。當他們有機會外出的那一天,不管是去購物、辦事或用餐,都感覺更活躍、喜樂。原來,老人家的日常生活,不只是基本需求要被滿足;他們最想要的還是不必麻煩工作忙碌的子女們就能外出的自由。對他們來說,這應該就是獨立、自主、尊嚴的意涵。

居住在都會地區或是還能夠開車、騎車的人,很難想像一個簡單的「自由移動」需求會存在極大的落差。我不禁想到,如果各縣市都宣稱是「友善城市」,也許可以從這個需求開始,實地訪查長輩們的心聲,聽聽他們如何評論自己每天生活中的用路環境。因此,本研究實地走訪雲林縣莿桐鄉、臺南市大內區、臺南市麻豆區,並徵求當地長輩參與研究。最終募得的長輩共計21位,平均年齡為68.8歲。我們選擇他們日常生活行走的路線(約1.5公里),共同實際走一遭,為馬路體檢。

有路難行,路況差

根據研究結果,多數受訪者對其日常生活經常使用的道路之共同心聲是「有路卻難行」,即日常路況很糟糕。「車輛多,開車和騎機車的人不遵守交通規則」一位熱心服務的里長告訴我們她的觀察。例如不會騎車又腳力退化的歐巴桑只能在家附近活動,有時則需要仰賴接送服務,活動範圍很「宅」;而靠機車代步的歐巴桑表示,社區對外連結的主要道路只要一下雨就變成小溪,「如果下大雨,就會有水漥、坑洞」。

也有退休後才回到鄉村故居的長輩很快就感受到明顯的城鄉差距。「到外面沒有安全感,不像在北部,都市都有人行道,這裡的用路環境比較不適合讓人來走」。歐巴桑們去買菜時也常遇到學生下課,幾乎沒有路可以走了。她們說:「路已經不大,又停了遊覽車、砂石車,它們比較高,視線上問題很大」。甚有70歲以上的長輩直接說「我就是在我自己家就好」。此外,騎樓也是地板高低不平,容易讓人跌倒,而且會有汽車停放,或者商人來擺攤做買賣,因而減少行走空間。長輩表示:「騎樓幾乎都被大家佔用」。

圖1 砂石車停佔據行人道,長輩只能行在車道上。(照片由蔡齡儀提供)

圖2 道路使用狀況複雜,長輩必須在車輛縫隙間穿梭才能通行。(照片由蔡齡儀提供)

小綠人快閃,阿公阿嬤很難過

鄉村地區也缺少行人專屬的交通號誌,如小綠人、紅綠燈等,而這應該也是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之一。受訪者表示:「有些地方有紅綠燈,但是只在交通尖峰時間才啟用,其他時間則用閃黃燈。」而長輩們行路時最害怕的也是沒有交通號誌。他們表示:「我住的地方交通最複雜,朋友來要過馬路也不會走,小朋友去學校也不會走。」但對於行動不方便的長輩來說,他們認為,就算有小綠人,但15秒的時間對他們而言根本太短,且「那條路的車速又快,所以要過去也是怕怕的」。

公車班次少、轉乘複雜,阿公阿嬤很難搭

鄉村沒有普及的大眾運輸工具,使得許多長輩無法單獨出門,需要靠人接送。他們表示:「沒有公車,我們都走不出去」。有些地方雖然有公車,但是轉乘很不方便。一位樂齡中心的老師告訴我們,他有一次要帶長輩學生一起搭公車去博物館,才發現搭公車需要很大的能力。「要去OO,要轉車轉3次」。即便是比較年輕的人也不見得會。這是很大的問題。

而且就算有公車,班次也很少。受訪的長輩無奈地表示,公車差不多70分鐘才有一班,尖峰時間也要等30到40分鐘。「有時候想去走走,覺得說要花時間在等,要等很久,就比較不想出去了」。

圖3 鄉村社區中唯一的公車站牌 (照片由蔡齡儀提供)

此外,歐巴桑們也常常會串門子,可是馬路缺乏樹木遮蔭,也沒有座椅。她們覺得「太冷太熱都不愛出來,路上有樹蔭,走累了可以在樹下休息一下,會比較想走出來」。

透過訪問,我感覺長輩們渴望能外出,且期待路況能改善。看來,我們對於落實「友善環境」的理想,發現了一個實際的答案。

讓長輩能「自由移動」,是邁向友善高齡的高槓桿解!

讓臺灣成為一個真正高齡友善城市的高槓桿解是什麼呢?高齡友善城市八大指標需要不同局處室的努力,若從「移動」的觀點來思考,只要長輩能夠自由外出,就可以參與社會、志願服務及參加活動。若他們能獲得資訊不被隔離,就不會落伍,也能獲致更高的尊嚴及更多的社會連結。看來,幫助長輩能「自由移動」或許是我們在討論高齡友善時一個長久被忽略卻關鍵的高槓桿解答。

「馬路可以讓我們安全的走」是鄉村長輩的渴望。綜合實地訪查資料與長輩們的心聲,我們建議友善高齡要從以下改善策略做起:設置交通號誌,且要有更多秒數以方便用路人過馬路;淨空並整平騎樓;規範路邊停車,不能使大車佔用行人道,擋住視線等。最後,若能有轉乘便利的公車,將會使友善環境的政策更到位。

註一:詳細內容請參閱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7). Global age-friendly cities: A guide. Geneva, Switzerland: WHO Press 


按此下載
 看完整的「性別與高齡友善環境評估:偏鄉長者的需求」成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