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了,妳還生不生?醫生沒告訴妳的秘密 (101年陳明莉教授計畫)


關於此文:這篇文章介紹了由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陳明莉副教授所主持的科技部101年度性別與科技研究計畫「高齡婦女生育的醫療障礙與社會反思」之研究成果。本文摘錄並改寫自陳明莉(2018)。高齡婦女生育的醫療處遇與社會偏見之反思。應用心理研究,69,207-251。

作者/陳明莉(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

高齡生產是社會的趨勢

近年來,婦女生育模式產生了極大變化。由於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愈來愈多女性延遲生育。高齡生產者的快速增加成為台灣當前的社會事實與未來發展趨勢。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的最新統計,民國108年生母平均年齡32.12歲,較68年平均年齡25.27歲,30年間增長了6.85歲(請參見圖1)。

其中,被醫療界定為「高齡產婦」的35歲以上者之比率,自68年2.39%逐年增加至108年30.93%,提升了28.54個百分點。這顯示,35歲以上的婦女已成為台灣人口生殖的主力之一(請參見圖2)。

圖1 臺灣地區生母平均年齡及生第一胎平均年齡(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

圖2 臺灣地區出生數按生母年齡(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

高齡生產=高風險?

然而,至今我們對「高齡產婦」仍然充滿疑慮與憂心,並且存在許多歧視與偏見。尤其醫療界幾乎一面倒地將高齡懷孕者貼上「高風險」的標籤,更有甚者將之等同於一種疾病。媒體上也不時可見有關高齡生育的負面報導,他們經常引述醫療專家的說法,警告高齡產婦在懷孕過程中可能面臨種種困難與風險,且不斷提醒高齡生產容易生下畸形兒,讓一些有心生育的高齡婦女憂心忡忡,最後只能知難而退。

除了高風險的醫療論述對高齡產婦所造成的緊張、焦慮外,許多高齡媽媽也必須面對社會對高齡生子的偏見與歧視。由於固守傳統的「年齡倫常」,很多人對親子的年齡差距存有一種規範性的想像。因此高齡女性若欲懷孕生子,往往必須面對社會、家庭的壓力。一個高齡媽媽帶著幼兒出門,常常必須承受他人異樣的眼光,或誤認為是隔代關係所產生的尷尬。

一位41歲生下第三個小孩的媽媽,即曾分享她常被誤認為阿嬤的不愉快經驗。當她帶小孩出門,不論是去公園或遊樂場,往往被誤認為是阿嬤帶孫子。聘僱來照顧小孩的年輕印尼移工,反而被認為是孩子的媽媽。有次她帶小孩打預防針,護士還笑著說:「妳孫子好可愛喔!」讓她感到哭笑不得。

此外,高齡媽媽也會因時不我予的時間壓力,擔心無法陪小孩太久,因而容易產生內心的愧疚感。一位35歲結婚、37歲生下一個女兒、現年40歲的媽媽表示,雖然懷孕過程順利,但令她擔心是自己能陪伴小孩幾年?這種時間的壓力,常常會造成心理的焦慮和愧疚。

悲觀論述造成的生育焦慮

面對高齡生產的趨勢,至今,無論醫療和媒體總是缺乏積極論述與正面經驗的傳播。高齡生產的傳統論述,很容易將每件負面的、不足的、不理想的事情,都歸因到高齡,而並未去考量個人生理、心理和社會條件的差異。這些廣泛存在於社會上的種種有關高齡生育的負面訊息與悲觀論調,儼然成為一種被人們普遍認知與認可的「常識」,很多高齡女性因而放棄生兒育女的心願與機會。

筆者本身亦曾為「高齡產婦」,在40歲生子之前,也曾面臨焦慮與掙扎。雖然在懷孕、待產、生子、育兒的過程中,仍然必須面對一些挑戰,但整體而言大多是正面且愉快的經驗。然而,這種正向的經驗卻很少被披露,並使其亦能成為高齡生產者的參照。作為性別和社會文化的研究者,這種有別於一般醫療論述和媒體報導的經驗,便構成本研究的強烈動機。於是,藉由科技部的補助,筆者花了兩年時間進行「高齡婦女生育的醫療障礙與社會反思」的研究,希望從人文社會的角度,提供另一種聲音和事實。

高齡生產的風險不是因為高齡

本研究分為兩部分:一、在國內成立最久、成員最多的懷孕育兒交流網站「BabyHome」及研究者自己成立的「高齡媽媽/產婦俱樂部」臉書社團中,對有關高齡生產的討論進行資料蒐集;二、針對15位生產年齡超過35歲的婦女進行深度訪談,理解她們的親身經驗。研究發現,年齡並非生育的主要問題,重要的是個人的身體、心理和社會條件是否適合。

本研究發現,一些有風險的高齡產婦,風險的成因並非源自年齡因素,而是年輕時即有生殖方面的問題。例如有幾位受訪者年輕時曾歷經不孕與多次流產,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才如願生下小孩。訪談亦顯示,許多「高齡產婦」的認知是被提醒的,而非自我的察覺。有多位受訪者,尤其是晚婚的婦女表示,一開始並未意識到自己是高齡產婦,當產檢時透過醫生的告知,尤其是在被建議施做「羊膜穿刺」檢查時,才意識到自己是高齡產婦。

這種對高齡生產的風險論述,不但造成高齡婦女的焦慮,對年輕未生產者也相當程度產生恐嚇作用,讓年輕未生的婦女更加擔憂,造成生產的時間壓力。雖然受訪者對於高齡產婦的認識與理解大都負面,面對這些高風險論述,也經常感到緊張與擔憂,但她們的實際懷孕及生產經驗卻都十分順利。

高齡生產的社會優勢

 本研究發現,儘管人們都認為高齡生育會有很大的風險,不利於母嬰健康,但女性生殖能力最強的時期,並不一定是她們生育的最佳時機。女性高齡生產的優勢在於其心智成熟、財力較佳、環境穩定。年紀較大的女性通常已經在社會上實現了一定的個人目標,因而更容易將精力集中在家庭;因為已具備了一定的事業基礎,她們擁有相對更豐厚的財力;從社會心理的角度來看,她們可能擁有一個更適宜嬰兒學習的穩定家庭環境。

因此,對婦女生育時間的考量,「社會時鐘」和「心理時鐘」更重於「生物時鐘」。換言之,高齡了,生不生?要考慮的不是年齡的數字,而是在本身的生理條件以外,更應該衡量自己的心理成熟度、經濟條件和養育環境。

破除高齡生產的偏見

依人口學者的觀察,延後生產已經成為二次人口轉變的印記,成為社會發展的趨勢;「高齡生產」並非社會或家庭的異常現象。當「少子化」已成為國家和社會的危機,而「高齡婦女」已成為生育的生力軍之時,如果醫療和社會環境無法提供友善的支持力量,不但會造成高齡婦女生育的焦慮和壓力,甚至因而讓她們被迫放棄生育的選擇權,進而實際影響未來人口的成長。

因此,我們應該破除傳統的「年齡倫常」偏見,透過醫療、媒體與教育網路,提供更多元、更積極的高齡生產資訊,以建立更開放、更友善的醫療與社會環境,讓高齡女性在生產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支持和鼓勵。此外,在醫療倫理中,更應加入禁止「年齡歧視」的條款,讓高齡女性在生育時,不致於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也讓高齡女性擁有更多的身體自主性與選擇權。

按此下載 看完整的「高齡婦女生育的醫療障礙與社會反思」成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