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連起你和我—新住民女性如何建立人際新網絡 (101年林怡君教授計畫)
關於此文:這篇文章介紹了由嘉藥學校財團法人嘉南藥理大學資訊管理系林怡君副教授所主持的科技部101年度性別與科技研究計畫「探討越南籍婚配移民女性如何以社交媒體建立其在地之人際網絡:線上與線下的連結」之研究成果。
作者/林怡君(嘉藥學校財團法人嘉南藥理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
新住民的新生活挑戰
新住民早已是組成台灣多元社會的重要部分。要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就不能忽視新住民為台灣社會帶來的不同氣象。但初來乍到的新住民們要如何融入台灣社會,在新國度中找到安身立命的生活型態?尤其是以婚配關係來到台灣的東南亞女性,除了文化和語言的不同外,還必須無縫接軌適應陌生的生活環境。假如沒有強而有力的資源扶持,她們肯定必須經歷一番挑戰。
經過與越南籍婚配新住民女性訪談後,我們才發覺,原來使用網路和社群媒體能讓這群備受挑戰的新住民們找到連結彼此、互相扶持的平台,並在此空間傳遞資訊、情感和分享生活。這不僅串起新住民遠在家鄉的支持、織出新國度中線上線下的人際網絡,也讓新住民女性展現滿滿的生命力與韌性。
在科技部的支持下,我們開始探索新住民女性在台的生活樣貌。透過參與新住民電腦課程,我們有幸認識多位對資訊科技有興趣的越籍新住民女性,並在她們的引介之下,陸續以滾雪球的方式與其他新住民建立連結。
社群網路成為新住民融入新生活的法寶
在研究進行的兩年期間,我們不只參與受訪者們的多元文化推廣、慶生會、紀念日等活動,甚至會至其姊妹家中拜訪,幫忙解決電腦問題;也逐步在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上互加為朋友,為彼此「按讚」、留言討論或者在私人訊息中聊天。在這樣的互動當中,我們得以了解姊妹們在生活中使用電腦的情況以及觀察社群內成員的互動,這些都有助於勾勒出新住民利用資通科技融入新國度的現況。
本研究也訪談10位越南籍婚姻移民女性。訪談皆以中文進行,並以錄音方式紀錄。受訪者都有使用電腦或網路的經驗,大多已使用3年以上。僅有1位受訪者是初學,接觸電腦不到1年。3位在台灣北部,1位在東部,另外6位在南部。她們平均來台已有10年,大部分為高中畢業。來台8年到12年的玉華、阮雲與麗君則用自身經驗訴說了網路與社群媒體在新生活中發揮的重要功效。
家中電腦的帶入者
資訊科技在移民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對其移民前的策略安排,及移民後的社會融入都有所影響。在不同的移民階段,他們也有不同的資訊行為(Komito & Bates, 2009; Hiller & Franz, 2004)1.2。部分新住民的夫家因社經地位、年齡差距等因素,通常不是電腦網路的高使用族群。若不是因為孩子或其他家人,通常家裡原本是沒有電腦的。但即便如此,新住民女性仍可以在走出家庭後,接觸、學習電腦,而成為「家中電腦的帶入者」。
例如受訪者玉華,她對自己的生活很有主張且有安排的權力,在不影響家庭的前提下,忙碌於各種關懷新移民、推廣多元文化的活動。她開始出去上課、當志工後,常常要用到電腦與人聯絡,因而不但學會了使用電腦,也在考量自身需求後,跟先生說必須添購電腦。她說:「我先生不太會用,但自己覺得說都會電腦了,回家有時候要找一些資料,或者跟爸爸媽媽那邊講話也比較省錢啊,用電腦跟視訊,那我先生說好。」
這除了顯示出移民本身具有能善用通信科技的特性,更重要的是,這也代表她在家中握有一定程度的決定權。而這些身為家中資訊通信科技主要使用者的新住民女性,也翻轉了科技是專屬於男性的刻板印象。
通往家鄉的任意門
網路作為「通往家鄉的任意門」有兩個意義。其一是接觸原鄉訊息,其二是接上與娘家、親友的連結。資訊全球化後,台灣的新住民能看到自己國家的資訊,包含新聞、音樂,甚至是電視節目等。因此,電腦又代表了一種家鄉生活的延續。對歷經結婚、移民、為人母等人生重大轉變的新住民而言,這樣的延續帶有一種穩定的力量,同時也有認同意味。
像是受訪者秀婷就表示,「……會上去網路看,因為有一些越南新聞,奇摩雅虎也有越南的,會上去看一些服裝、明星、一些八卦,就是讓自己不要跟越南的新聞脫離太多」。
資訊傳播科技一直是連結移民者與原鄉的重要工具。對遠嫁來台的婚姻移民來說,心中最掛念的就是越南的家人,與原鄉親友聯繫更是非常重要的慰藉。隨著科技轉移,用電腦視訊,不只能聽到彼此聲音,還能見到彼此身影。更重要的是,除了每月固定的網路費之外,她們不須額外付費。
在台灣生活很不快樂的阮雲,覺得自己的朋友、家人和人生全都掉在越南了。因此,除了努力賺錢常常回去之外,使用網路科技和家人、朋友聯繫,也讓她得以暫時回到美好過去。去年,阮雲有了電腦以後,就開始常常用來和親友聯絡,接著更添購了智慧型手機。
編起新住民的社群網絡
社群網站的興起,提供了在台灣的新住民一個能編織、串聯台灣各地新移民社群的機會,彷彿建立起一個虛擬的越南國度。他們與同在台灣的越南人在社群網路裡彼此社交、寒暄,混合使用著越文、中文,分享各地新移民的生活體驗和感觸。
受訪者麗君因為到學校上課交了許多朋友,她強調,特別是對「異鄉人」而言,交到好朋友非常重要。像她即有幾個情同姊妹的同鄉好友,除了線下面對面聯絡外,也透過社群網站維繫、分享她們的友誼。「從小一到現在(的朋友),Facebook上有一個(相簿)啊,我們去吃飯的,都是我的好姊妹」。
麗君也因為在專門服務外籍配偶或移工的非營利組織上班,而負責經營組織的粉絲專頁。除了因此認識更多人能分享彼此的生活之外,她也成了串聯台灣各地新住民社群的節點之一。目前她的臉書上已經有1500多位好友了。
科技與社群媒體對新住民女性的賦權
對移民來說,新國度充滿了機會與挑戰。如何迅速無縫接軌融入,甚至主動掌握先機,對新住民來說都刻不容緩。然而,本研究當中的新住民女性勾勒出的是如何與夫家家庭這第一個社會網絡協商。她們跨越「家」的界線,利用資通科技與社群媒體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各自發展出不同的辦法。而縮短適應在地社會時間的同時,她們亦於虛擬空間打造出屬於「同路人」的國度,巧妙地串起在台越南移民的社群網絡。
透過資通科技與社群媒體的使用,除了維繫原鄉連結,新住民女性也因為此種社會網絡的維繫與擴張,獲得更多的情感支持、資訊交換及社群認同。而當網絡持續擴大,隨之而來的則是個人層面、團體層面等社會資本的獲得。此外,越南籍婚姻移民女性常是家中資訊科技的主要使用者,這顛倒了過去一般對性別與科技的想像。她們透過資訊科技將自身擁有的社會資本,轉化為提升自己在家中權力地位的力量。
按此下載 看完整的「探討越南籍婚配移民女性如何以社交媒體建立其在地之人際網絡:線上與線下的連結」成果報告!
參考資料:
- Komito, L., & Bates, J. (2009). Virtually local: Social media and community among Polish nationals in Dublin. Aslib Proceedings, 61, 232-244.
- Hiller, H. H., & Franz, T. M. (2004). New ties, old ties, and lost ties: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in Diaspora. New Media and Society 6(6), 73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