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的性別差異:男生真的比較不怕痛嗎?
貼文日期:2021/10/15
貼文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GIST/posts/3085983201662245
來源連結:性別化創新研究案例「慢性疼痛:分析生理∕社會性別如何交互作用」
據美國疼痛醫學會(AAPM)統計,全世界約有20%以上的成年人口患有慢性疼痛(通常指持續3個月以上的疼痛)。女性、男性或是多元性別者皆可能會經歷慢性疼痛。事實上,受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的影響,疼痛也會有性別差異。
點開可放大圖片
#生理性別上的疼痛病症差異?
就生理性別(sex)上的差異而言,除了女性罹患慢性疼痛的比例較男性更高外,造成男女疼痛的疾病也不盡相同。研究指出,女性容易因患有偏頭痛、類風濕性關節炎、纖維肌痛症等慢性疾病而長期承受疼痛折磨;男性則更容易患有發作時會引發高強度疼痛的叢發性頭痛。
#社會性別下的疼痛反應差異?
而就社會性別(gender)來說,社會期待的性別表現會影響人們對疼痛的敏感度。德國即有一項針對男性疼痛反應的研究,該研究將120名男性分為兩組,一組被告知「男性因在人類演進過程中擔任獵人的角色,故較不容易感到疼痛」,另一組則被告知「女性由於需經歷痛苦的分娩過程,故較不容易感到疼痛」。
結果,第一組被傳達「男性天生較不容易感到疼痛」的男性受試者們,在接下來的疼痛感知測驗中,便呈現出較不容易感到疼痛的反應。亦有多項研究顯示,當社會的性別刻板印象認為男性應有強硬、堅忍等特質時,男性往往容易隱忍疼痛而不願表達。
#受性別刻板印象影響的醫療判斷?
此外,當醫護人員在判斷患者疼痛程度時,亦可能會受到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調查指出,醫護人員較容易認為女性的疼痛是受心理影響,而非生理因素。例如女性在急診時,比起男性患者,獲得的止痛藥物相對較少、等待治療的時間較長,且更容易被醫生開立抗憂鬱的藥物。
可見,疼痛往往會受到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的交互影響。我們除了持續透過科學研究找尋破解疼痛的方法,更應察覺到社會的性別刻板印象對人們表達疼痛和其所獲得之治療影響至深,並從中設法改善,讓所有人皆能獲得更良好的疼痛治療以及生活品質!
想知道更多有關海洋科學與性別的相關研究案例嗎?快點來看看!
延伸閱讀:
當病從口入:飲食習慣引起的疾病也有性別差異嗎?
女性更容易因為大腸癌而喪命嗎?
─────
追蹤 科科性別了解科研領域中的性別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