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依婷(2019,4月)。邁向科技文化發展新紀元:納入性別觀點及培育多元人才。元智全球在地文化報,67,3。

今日,人類生活與科技息息相關,而科技產業更是奠定一國發展的重要項目。近年來,國際科研學界在思索科技創新的可能性時,肯定「平等、多元與包容」(Equ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價值可引領科技朝向卓越目標發展,其中以「性別平等精神」的引用最為廣泛。當科技納入性別觀點時,將不只涉及科技產品的研發,同時也包含團隊多元人力的組成,由產品、人才、組織、政策等面向,形塑更具性別平等及精神的科技文化面貌。因此,位居全球科技產業領頭羊的國家及區域,如歐盟、美國等,在上個世紀末已嘗試從傳統科技文化思考中注入性別平等觀點,並從各項政策及策略行動中打造具性別平等與多元包容性精神的科技文化氛圍,藉此翻轉傳統科技文化思維,孕育豐富的科研人才活化科技創新。以下將簡介科技文化改變的背景與各國發展現況。

國際背景:為什麼傳統科技文化需要性別觀點?

自上個世紀末開始,女性主義運動於歐美社會的蓬勃發展,檢視各領域的性別不平等現象,藉由討論提出解決之道,其中長期以來被視為男性主宰的科技領域,更是倡議性別平等的主要戰場。人們首先聚集探討「為什麼科學界中的女性總是特別少?」,而在抽絲剝繭的討論下,從學科與職涯是個人選擇的問題,到發現帶有男性視角所建構的科學知識與文化,即存在對女性的根本歧視,因此,也讓解決之道從個人層次提升至整體組織文化的改革。

根據歐美國家的經驗,科技文化改革的兩大關鍵在於研發納入性別觀點以及培育多元人才,前者並非要求科學家及工程師生產一套嶄新的科學知識,而是建議他們在進行研究時應考量性別及多元族群,以避免受既定的偏見與歧視所框架,重蹈男流科學典範的錯誤,加強了社會中各種不平等現象,例如:過去醫學研究僅使用男性作為臨床實驗對象,可能忽略女性罹患心臟病及其他疾病的初期徵兆,而耽誤治療時機;過去汽車安全設計僅使用男性人偶進行撞擊試驗,可能忽視不同性別及身形的使用者的乘坐風險等。

後者則是從人力面向,建議科研團隊考量人員組成的多樣性,因為多元人力能夠帶來多種觀點,在研發中較能避免單一視角的成見,而產製出對社會有危害或強化不平等的科技產品,如上述醫學健康及汽車工程一例。因此,為落實科技領域的性別平等,歐美國家相繼肯認性別觀點之於科學創新的重要性,同時也擬定政府層級的改革策略加速改變。

圖片來源:Pixabay

各國發展現況:歐美韓領先全球

首先以歐洲為例,歐盟運用科研框架計畫徵求補助研究團隊,使跨國團隊得以在所屬國家內進行體制改革,在政府層級的改革以建置專責機構為主流,如:德國於萊布尼茲社會科學研究所(GESIS-Leibniz Institut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下設立「卓越女性與科學研究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 Women and Science)、法國於國家科學研究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CNRS)內設立「促進女性權益辦公室」(The Mission for the Place of Women at CNRS)、奧地利國家科學研究經濟部(Federal Ministry of Science, Research and Economy)下設立「創新科技研究中心」及「推動科技領域性別改革計畫」,上述機構以建立國內性別與科技網絡、提出具體政策、監督評估機構之性平措施以及擔任國內各機構之性平改革諮詢顧問為主要任務。在高教機構方面,以義大利米蘭大學、丹麥奧胡斯大學及荷蘭拉德伯德大學為例,於校內成立性別與科技研究中心或辦公室方式推動體制改革。

接著,在美洲部分,美國由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提供資源,以大專校院作為改革場域,發佈ADVANCE計畫 (Increasing the Participation and Advancement of Women in Academ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areers),使各大學自主制定合宜的改革計畫,各大學得以漸進式將性別平等政策納入校級規劃,如:麻省理工學院、史丹佛大學、密西根大學、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等。加拿大則是由NSERC(Natur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Council of Canada)提供資源,以五個區域(Atlantic, Quebec, Ontario, Prairie and British Columbia/Yukon regions)為範圍,發佈CWSE(Chairs for Wome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ogram)計畫,使申請大學得以為區域規劃改革行動。最後,在東亞則以南韓為首,其於2012年通過《女科技人育成支援法》,隨後分別於政府層級建立以體制改革為主的「韓國女性與科技中心」和以研究為主的「性別與科技創新中心」。

機構之具體行動包含建立科技社群研究網絡、拓展家庭工作平衡政策、具體支持女性人才和發展具創新思維的課程等,有效為科技領域培育所需人才。從各國發展現況來看,科技領域內的性別平等逐漸受到重視,它不再僅止於訴諸平等權利的倡議活動,而是能夠引領科技創新邁向創新發展的推動政策,而這股趨勢也正改變了既有的科學/科技文化氛圍,以落實社會的實質性別平等。

圖片來源:UN-Women( http://www.unwomen.org/en /news/in-focus/international -womens-day )

作者:呂依婷/科技部「促進科技領域之性別友善與知識創新規劃推動計畫」專任助理


延伸閱讀:

  1. 彭渰雯、呂依婷、江郁欣(2015)。學術界如何促進女性科技研究人力之發展?美國ADVANCE計畫介紹。婦研縱橫,103,52-63。
  2. 彭渰雯、蔡麗玲、呂依婷(2017)。科技領域的性別主流化:歐盟作法對台灣的啟示。載於黃淑玲(主編),性別主流化:台灣經驗與國際比較(頁215-242)。台北:五南。
  3. 蔡麗玲、許純蓓、呂依婷(2016)。「性別化創新」工作坊活動紀實,性別平等教育季刊,77,70-77。
  4. 學術界如何促進女性科技研究人力之發展?美國ADVANCE計畫介紹.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