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玲(2019,4月)。性別化創新:國際科技研發新趨勢。元智全球在地文化報,67,2。


前言
全球變遷快速,關心國家未來發展的年輕學子與國人,都應追蹤國際趨勢,進而思考在地應用。其中,「性別平等」就是國際社會歷久彌新、越來越受重視的追求目標。本文分為四大段,第一大段簡介國際上追求「性別平等」的走勢,期許讀者瞭解性別平等乃一普世價值;第二大段討論科技領域追求「性別平等」普世價值後,各國開始吸納更多女力以圖科技的創新發展;第三大段列舉「性別化創新」的案例,以說明科技研發納入性別分析後更有潛力;第四大段說明以上國際發展的台灣在地應用,作為總結。

進步社會的國際指標--性別平等

傳統的父權社會強調性別二分,以性別作為分配價值、資源、角色、期望等等的依據,千年來透過區隔與排除的手段,造成種種性別歧視與權益剝奪,這是世界許多國家婦女的共同經歷。聯合國於1979年通過「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簡稱CEDAW),就是為了約束各會員國,必須拆解其國內社會既有的父權體制,並積極改善婦女處境。為了更落實各國政府對性別平等目標的追求,聯合國於1995年於北京舉辦的聯合國第四屆世界婦女會議中,通過「北京行動宣言」,正式以「性別主流化」(Gender Mainstreaming) 作為行動策略,要求各國將「性別平等」納入政策規劃的主流思維,也影響許多等國際經貿衛生組織(如EU、APEC、OECD、WHO)不斷強調將性別主流化納入經濟發展與科技發展及民眾健康政策之重要性。

最新的發展則是聯合國在2015年9月發表了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圖一),許多國家與企業紛紛將此目標視為指導其未來發展的重大方針,其中第五項即是「性別平等」(Gender Equality)。可見,長期以來,性別平等(且不只是兩性平等)一直是國際社會追求進步的重要目標與普世價值。 

(圖一:聯合國SDGs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追求科技領域的性別平等—以女力達成創新

性別平等既然是普世價值,那麼在所有產業領域中,也都必須追求性別平等,特別是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技領域。一般人認為科技領域女性偏少,乃因「天生」的性別因素使然,甚至連一些學者也持同樣論調。然而,此看法已經數十年來累積的研究發現所推翻,因此世界各國轉而致力「開發」其長久被埋沒的科技「女力」。另一方面,科技因為長期缺乏女性的參與,其發展已有缺失,因此,提升科技領域裡的女性人數,以納入更多族群的生活經驗,以及根據性別觀點來進行研究,不但可以補足當前科技的缺失,更可以引領「創新」的研究主題與方式。

國際上許多國家或機構,在過去幾年間,紛紛倡議性別觀點納入科技研究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例如歐盟推動IGAR (Integrating Gender Analysis into Research),加拿大國家健康研究院則有IGH (Institute of Gender and Health)中心,美國史丹佛大學的薛賓格(Londa Schiebinger)教授則倡議「性別化創新」(Gendered Innovations),強調「創新」乃科研納入性別分析的優越結果,引起一向注重創新的工業界的興趣。本文特別說明何謂「性別化創新」。 

性別化創新 (Gendered Innovations, GI)

缺乏性別平等目標的科技研究,不但造成浪費,更會造成傷害。1997-2000年間,美國市面上有十種藥物因為危害生命而遭到回收,其中的八成是對「女性所造成的健康威脅遠高於男性」。開發一種新藥物成本高達數十億美元,回收十種藥物就是近百億元的鉅額浪費。歸根結底,其原因竟然是開發研究時,缺乏性別平等目標與觀點。因此,美國薛賓格教授才起而倡議「性別化創新」,試圖引領科技研究界,研發時納入性別分析,避免浪費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創造更有用的產品,打開新局面。

「性別化創新」核心意涵為「利用生理性別(sex)與社會性別(gender)的分析視角達到科技知識與應用的創新發展」,其分析範圍包含科技研究主題優先性、研究對象選擇、機構安排與文化、語言與理論架構重整等。例如,大腸直腸癌的好發點,男女並不相同,但過去醫學研究以及臨床醫療診斷,卻未注意如此的性別差異,因此無法早期診斷,並進行更精細的治療。加入性別化創新之後,患者可以受到更多的保障。再者,過往誤信雌性激素對心臟有保護作用,以為心臟疾病主要是男性的疾病,但以此設置的臨床診斷標準,卻常造成婦女誤診。納入性別化創新重新定義病理機制後,就可以造福更多女性。相反的,過往的骨質疏鬆症診斷規範,則是過度以女性為標準,忽略了因骨質疏鬆造成髖部骨折患者中,近三分之一是男性。納入性別化創新後,則可建立評估男性風險的模型,及早保護男性的骨骼健康。可見,性別化創新的應用層面非常廣泛,達到的效果也很可觀。

(圖二:性別化創新中文網)

結語:台灣在地應用

台灣的行政院自千禧年初搭上了聯合國的「性別主流化」列車之後,亦要求負責科技研發的科技部進行性別主流化。例如,科技部自2007年以來,已補助了424件「性別與科技」專題研究計畫(計至2017年),鼓勵學者將性別觀點納入科技研究之中。科技部又於民國100年起,額外委託「規劃型」計畫(全國僅徵求一件),用以協助政府擬定相關政策。筆者於2014年起執行該類規劃推動計畫,為了儘早讓國內研究人才與國際街軌,因此建議科技部徵求「性別與科技」專題計畫時,要逐步納入「性別化創新」的概念,作為徵求的主軸與重點。筆者並建置與維護性別化創新中文網,期許該網站可以作為國內學者及業者推動科技產業研發的重要創意來源。更多性別化創新的案例,都列在筆者計畫成果之一的「性別化創新中文網」中,推薦讀者查閱。

 

作者:蔡麗玲/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科技部「促進科技領域之性別友善與知識創新規劃推動計畫」主持人


延伸閱讀:

  1. 「 促進科技領域之性別研究 」規劃推動計畫網站
  2. 性別化創新中文網
  3. 蔡麗玲。「男女大不同」是科學抑或信仰?。性別平等教育季刊,42,33-47 
  4. 蔡麗玲(2017)。關注科技領域的性別平等—從性別偏見到性別意識。臺灣社會學會通訊,86,24-26。

Attachments:
關注科技領域的性別平等—從性別偏見到性別意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