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系女性大學生的學習經驗 (103年王采薇教授計畫)
關於此文:這篇文章介紹了由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王采薇副教授所主持的科技部103年度性別與科技研究計畫「理工科系女性大學生學習經驗之質性研究」的一部份研究成果。
作者/王采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副教授)
學科領域中的性別區隔
2004年6月《性別平等教育法》公佈實施。法規中第2條將性別平等教育定義為「以教育方式教導尊重多元性別差異,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教育部,2018)1。根據教育部(2020a)2「大學校院女性學生比率」,歷年大專校院男性主修科技類的比率都高於60%;相對地,女性主修人文類的比率也高於60%。舉例而言,103學年度男性主修科技類比例占66.29%;女性主修人文類占66.83%(教育部,2020b)3。此數據呈現出男性與女性在學習科系領域的性別區隔現象(如圖1)。因此,我們好奇,在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機械(Engineering)與數學(Mathematics)領域(簡稱STEM領域)的大專校院女性大學生之學習經驗為何?
圖一、大專校院三分類學科科技類與人文類性別百分比(97至108學年度)。
資料來源:教育部(2020b)。
STEM領域中的女性學習經驗
我們經由滾雪球方式,邀請就讀科學、資訊、機械、工程、建築等相關科系之21位女性大學生敘說她們對於數學或自然學科的學習經驗。她們來自3所不同大學且不同年級。整理後的資料呈現以下幾項特點:
- 具有數學、物理或化學能力的優勢(或熟練)經驗(mastery experiences)和自信。她們多數皆從國小開始即對自然學科感興趣,到了大學自然而然進入理工科系。一位機械相關科系三年級女大學生表示,「從小就覺得自己要成為科學家,很崇拜愛因斯坦」,也提及國中時「被選上學校的數學、理化資優班……一直都對數理方面還蠻喜歡的」。
- 對於女性科學家的認識非常有限或缺少角色模範學習經驗(vicarious experiences)。即使多數研究參與者皆提到「瑪里.居禮」,但是她們的學習內容很少涉及女性科學家,學習過程也很少遇到女性教師。一位資訊相關科系二年級的女大學生指出,她進入理工科系後沒有讀過「女性科學家的介紹或傳記」。
- 選擇理工科系受到重要他人的鼓勵(verbal persuasion)支持。父母親或師長都非常支持她們選擇理工科系,並提供不同的學習資源。一位建築相關科系四年級女大學生從小常和家人參觀科博館,國中就讀資優班參加「化學類」科展,老師也會安排參觀科博館。她說:「家裡有百科全書……有不懂的東西會去翻翻看」。而她的父親也會教導兄弟姊妹數學。
- 學習態度積極認真,且毅力堅強,處於樂觀積極正向之狀態(physiological and emotional states);既然喜歡且選擇理工學科,就積極認真地學習。一位資訊相關科系三年級女大學生對專題研究「非常有興趣」,即使「困難還蠻多的」,還是「真心的去研究它」,就算「在各種try的過程中……發現實驗設計產生矛盾……重新設計」,但因「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把這些東西做出來」,從而建立了「成就感」。
- 對於未來的規劃,她們多數都選擇在理工領域繼續深造或就業。一位資訊相關領域女學生才大一,便已期望前往國外深造。一位工程相關領域三年級女大學生說:「就去當工程師吧……就考個研究所」,並計畫未來到科學園區工作。
這21位理工科系女性大學生出生於1990年代中期前後。在她們出生且成長的年代,性別平等正成為全球潮流且臺灣社會亦相當重視。她們可以自主選擇同時也有自信能駕馭理工專業領域,突破傳統「男理工女文史」之性別刻板印象,在數學和自然學科的學習過程具備表現很好的優勢(熟練)、受到重要他人之鼓勵以及展現自我樂觀及正向之狀態等自我效能信念(self-efficacy beliefs)(Bandura, 1977; 1986; 1997a; 1997b)4.5.6.7。
STEM領域的學習有性別差異嗎?
然而,在學習過程中,性別化經驗或性別刻板印象依舊存在。一位工程相關科系三年級女大學生曾經在分組時面臨只有她一位女生的情況;做實驗時較常是男生「動手做」。不過,班上男生女生的成績「沒有明顯的分別」。此外,她們多數認為選擇並就讀理工科系沒有性別差異。一位資訊相關科系三年級女大學生認為男生和女生學習自然學科「理解力是差不多的」。一位工程相關科系四年級女大學生認為,當代社會並不會限制女生學習,對於理工科系學習「不是男生或女生的差別」,而是「有沒有熱誠和有沒有想要學習的心」。
STEM領域女性典範的重要性!
唯一和自我效能信念不一樣的是,女性科學家在這21位理工科系女性大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教科書的內容是缺席且被忽略的。而且,大學理工科系女性教師非常少,呈現「管漏現象」(leaky pipeline phenomenon)(蔡麗玲,2004;嚴祥鸞,2011;Cheng, 2010)8.9.10,使得這些年輕理工科系女性大學生缺乏角色模範經驗。但是理工科系女性教師確實可以成為女大學生的角色模範。正如一位機械相關科系二年級女大學生所說的,系上唯一的女性教師讓她產生很大的動力;她覺得「機械相關的女老師……在眾多男性中脫穎而出」,這位女老師「一定要有足夠的知識」,而且「必須具備很堅強的能力」。
長期以來國內對於女性科學家的介紹通常只是來自媒體零星的報導。我們很高興近幾年國內亦出版(包括翻譯)多本關於女性科學家的書籍,譬如《她們,好厲害》11、《女科技人的理性與感性》12、《傑出女性學者》13以及《勇往直前》14等書 。吳健雄學術基金會網站亦會介紹歷屆「臺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得獎女性科學家。此外,科技部支持之「促進科技領域之性別友善與知識創新規劃推動計畫」網站(https://taiwan-gist.nknu.edu.tw/),以及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網站,都有女性科學家之介紹。有這麼多的角色模範在我們眼前,女孩們,擁抱科學吧!因為妳有能力、樂觀、積極且努力。
按此下載 看完整的「理工科系女性大學生學習經驗之質性研究」成果報告!
參考資料:
- 性別平等教育法(2018 年修正)。
- 教育部統計處(2020a)。大學以上女性學生比率。取自http://stats.moe.gov.tw/files/gender/106-1.xls
- 教育部統計處(2020b)。歷年大專校院學生人數─按性別與學科3分類分(百分比)。取自http://stats.moe.gov.tw/files/gender/106-6.xls
-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2), 191-215.
-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 Bandura, A. (1997a). Exercise of personal and collective efficacy in changing societies. In A. Bandura (Ed.), Self-efficacy in changing societies (pp. 1-4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Bandura, A. (1997b).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 New York: W. H. Freeman.
- 蔡麗玲(2004)。性別中立?談科學裡的性別。婦研縱橫,70,23-27。
- 嚴祥鸞(2011)。性別主流化:台灣女性數學家。全球政治評論,34,97-126。
- Cheng, L. F. (2010). Why aren't women sticking with science in Taiwan? The Kaohs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26(6, Suppl.), S28-S34.
- 詳見楊泰興、陳建豪、司晏芳(2013)。她們,好厲害:台灣之光.18 位女科學家改變世界。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
- 詳見高惠春主編(2016)。女科技人的理性與感性:看見女科技人。臺北市:女書文化。
- 詳見李遠哲、蕭新煌主編(2004)。傑出女性學者:給年輕學子的52 封信。臺北市:天下文化。
- 詳見Ignotofsky, R.(2018)。勇往直前:50 位傑出女科學家改變世界的故事(趙永芬譯)。小熊。(原著出版於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