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學者與做為母親:學術女性的兩難

 
貼文日期:2021/01/28
貼文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GIST/posts/2890007724593128
來源連結:台灣杉(2020年12月14日)。〈學校沒有告訴妳的,成為博士之後的天堂路〉,《女科技人電子報》156期。


追求學位,對於當代女性早就不成問題,但是獲取學位後,她們該如何兼顧研究工作和家庭生活?在《女科技人電子報》第156期刊載的〈學校沒有告訴妳的,成為博士之後的天堂路〉一文中,身為大學女助理教授的作者與我們分享了學術女性在工作與家庭間面臨的矛盾。

母親與學者都是需要身心相當投入的工作,當女性要同時兼顧好這兩種角色,肩上揹負的不僅有家庭責任,也有學術要求。作者認為這群可比作女超人的「學術媽媽」,是代表了女性在工作與家庭間取得平衡的象徵,但實際上仍有許多學術女性在嘗試兼顧這兩種身份時,陷入困境。

#生理與現實的衝突

即便取得博士學位的速度再快,往往還是需要多年努力才能獲得穩定的教職,而此時的學術女性們,除了必須持續發表學術著作以求升等,同時也多已邁入適合生育的年齡末端,面臨生理與現實的衝突。

生理條件即將不再適合生育,但是現實的學術工作也不能止步,加上台灣父系社會有延續香火的執著,導致學術界中常有單身未婚的女教授,造成有工作沒家庭的情況。而有些女教授即便組成家庭,也常因為學術研究壓力過大,導致生育困難。

#家庭優先的機會成本

另一方面,也有女性選擇先投入家庭,孕育孩子。換句話說,優先選擇家庭的機會成本就是暫停了學術工作。

中斷一兩年的學術研究,可能就會讓這些學術女性失去教職、研究員的聘任。從作者提及同為女性博士的友人,在生育後耗費七年才重返學術界任職的困境,便可以理解到學術女性需要付出更多的機會成本,才能兼顧學術理想與現實生活。

#期待更友善的制度

父權結構下的社會期待與生理限制的重擔,同時都落在女性的身上,造成學術女性的兩難。男性並沒有生育年齡的限制,大多也不需因伴侶懷孕生子、照顧家庭而停下研究的腳步。現階段的制度,似乎讓女教授們只能家庭、工作二選一,作者期望未來能有更友善的第三選項出現,建立新制度來保障學術女性安心成家,同時亦能安穩進行學術工作!


延伸閱讀:
為了家庭,男女醫生選擇大不同?
為何招募與留住女科研人才如此困難?

─────
追蹤科科性別了解科研領域中的性別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