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帶我們上月球的女性

 
貼文日期:2020/03/06
貼文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GIST/posts/2610804682513435
來源連結:Holt, N. (2019,June 3). The Women Who Brought Us the Moon. American Experience.


今年(2020)的2月24日,非裔女科學家凱薩琳.強森(Katherine Johnson)逝世,她在美國航太總署 #NASA 任職33年,在水星計畫(Project Mercury)、阿波羅計畫(Project Apollo)中都扮演重要角色。2016年電影《#關鍵少數》即以她為原型人物,同時也喚起了世人重新關注當時在太空開拓中具有重要貢獻的女性。

#穿裙子的電腦❓ 

在那個電腦尚未普及與被重用的年代,人類實踐太空計畫全靠紙筆運算,NASA在當時即依賴一群作為 #人肉電腦的女性(職稱為Computer),專門演算各項重要飛行數據,在太空任務中扮演關鍵角色。
例如,1960年代NASA位於加州的噴射推進實驗室(JPL) 招募了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女性數學家,發展和提升火箭推進器及性能,使月球探測任務能順利達成。其中,蘇‧芬利(#SueFinley)在NASA工作60年,是NASA史上任職最久的女員工,參與許多太空探測計畫且成績斐然。
在維吉尼亞州的蘭利研究中心(LRC)也有一群訓練有素的非裔女性,同樣專注在提升太空飛行器性能的演算工程。其中,凱薩琳.強森(#KatherineJohnson)因優秀的幾何運算能力成為飛行小組中唯一的女性,負責計算拋物線軌道、繞地或繞月等重要的飛行軌道參數。
而在俄亥俄州的動力系統實驗室(PSL),非裔女性安妮·伊斯利(#AnnieEasley)原本也是演算員,但仍持續進修專業課程,故當電腦演算逐漸取代人工之時,她則順利晉升為電腦工程師,負責編寫NASA最早的電腦程式,對阿波羅計畫中的火箭性能提升貢獻良多。

#關鍵角色卻受到不平等待遇❓

女性在美國50至70年代的太空競賽中扮演核心角色,但卻必須面對職場中的 #同工不同酬、#種族隔離等歧視問題。蘇‧芬利即曾在採訪中表示,當時大量聘雇女性運算員的原因之一,即是女性薪資較男性低廉,即便現在亦是如此。
而對非裔女性來說,除了薪水比白人更低之外,還要面對職場中的種族歧視,工作區、午餐區、盥洗室都以膚色區隔。凱薩琳.強森早期在皆為男性的飛行小組中,不僅不能使用白人的咖啡機、經常遭到同事忽視,甚至無法在她完成的報告中署名。

#平凡又偉大的隱藏人物 

這些女性數學家、科學家、工程師雖然在職場上遭受不平等的對待,但她們熱衷工作、盡力完成每一項太空任務,最終仍舊突破了性別和種族的限制,成為送人類上月球的關鍵角色。同時,她們也讓女權和種族議題獲得發聲的機會,成為航太領域中後輩女性的開拓先鋒!


#預祝全世界女性們婦女節快樂
#三八婦女節


相關報導:
「人肉電腦」凱薩琳享嵩壽101歲 NASA要她驗算過才敢起飛 
NASA火箭女孩芬利緊抱太空夢 82歲仍不輕言退休 


延伸閱讀:
性別化創新→概念與研究案例
─────
追蹤科科性別了解科研領域中的性別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