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疼痛研究也需要性別分析?
貼文日期:2023/11/2
貼文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GIST/posts/843680251097440
來源連結: Promoting Inclusion, Diversity, and Equity in Pain Science
疼痛是大多數人具備的生理感受。但你知道刻板印象也會影響社會大眾對於疼痛的觀感嗎?
今年(2023)二月的《疼痛醫學》(Pain Medicine)期刊社論就指出疼痛科學歷史中曾有許多源自性別或種族歧視的誤解,並據此提出了學界的改善方針。請看以下介紹。
#疼痛的刻板印象造成許多群體被忽視
在過去,社會上與學界流傳的誤解影響了人們對特定群體疼痛的評估。以下幾種範例都是曾經存在的錯誤認知:
.女性較情緒化,因此她們表達疼痛有可能是情緒化的反應。
.嬰兒感覺不到疼痛,所以接受大手術時不必麻醉。
.黑人的皮膚較厚,於是更能耐受疼痛。
上述情形都可能導致這些群體的疼痛受到低估。
#研究欠缺多樣性也會使特定群體承受更大負擔
除了過去流傳的刻板印象之外,疼痛研究當中沒有納入多樣群體也會使患者受到偏見的影響,並承受更大的疼痛負擔。
例如有些疼痛療法的研究將65歲以上的年長者排除在外。假如研究設計出的療法無法呼應不同性別年長者的生理狀況,也就很可能難以達到理想的結果。
#促進疼痛科學研究DEI的四大原則
疼痛研究必須考量性別、年齡、族群等交織性的因素,才能提升包容性。有鑑於此,許多該領域的期刊編輯試圖透過提升學術出版的DEI(Diversity、Equity、Inclusion;多樣性、平等與包容)消除疼痛科學領域的不平等。他們提出以下四項原則,供作者、審查人、編輯與出版商參考:
1. 促進包容的研究以及公平審查。例如作者應充足引用女性或非白人族群的資料,審查者則應聚焦於著作本身的卓越(而非作者的各項條件)。
2. 使用包容性語言,如避免使用負面或上對下的措辭,或是以特定群體作為標準(而暗示其他群體是「例外」)。
3. 將生理/社會性別、年齡、族群等多樣的代表性人口(representative populations)納入疼痛研究,並在研究中加以描述。
4. 運用文化和社會經驗,仔細考慮有關生理性別、社會性別、族群等疼痛差異資料,並據以分析和解釋。
藉由確保學術研究的各個過程中都能考慮交織性,不但能夠促進疼痛科學領域的性別化創新(Gendered Innovations),更有助於維護所有人的健康權益。
想知道更多相關內容嗎,快點來看看原文社論 https://tinyurl.com/4637ans7
延伸閱讀:
性別化創新案例研究-慢性疼痛 https://tinyurl.com/mthhkdkk
⇐前往較新一則貼文 前往較舊一則貼文⇒
科科性別已經有IG(@kekegender)了!在這裡 https://www.instagram.com/kekegender/
掌握國際間最新的性別化創新研究、活動與課程,請鎖定「性別化創新通訊新知」https://tinyurl.com/mr2xkcy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