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模態」新詞彙,讓科學研究容納更多元的性別經驗!

 

貼文日期:2024/07/03
貼文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GIST/posts/1019361500195980
來源連結: Beyond the trans/cis binary: introducing new terms will enrich gender research


人們的性別經驗五花八門,當科學研究對此進行分析時,若只用二分法(如順/跨性別)概括,很可能不夠全面。舉例來說,具有不同於典型生理性別特徵的雙性人(intersex),其經驗就不見得屬於前述範圍。

最近發表於《自然》(Nature)生理/社會性別特刊的一篇評論,就建議以「性別模態」(gender modality)這個更靈活的詞彙容納複雜的性別經驗。


 
 








 
Image

#「性別模態」容納更多人群的性別經驗

「性別模態」一詞是加拿大學者Florence Ashley於2019年提出,意指一個人的性別認同與出生時獲分配的社會性別之間的關係。

該詞彙容納了許多可能性,舉例來說,它能夠包括(且不限於)以下人群:
• 無性別(agender):並不認同任何社會性別。
• 順性別(cisgender):性別認同與出生時分配的社會性別一致。
• 公開/未公開的跨性別:性別認同與出生時分配的社會性別不一致,且已將/並未將此事公開。
• 脫跨/再跨(detrans/retrans):中止性別轉換,或轉變、逆轉性別轉換。
• 特定文化中的性別身分:如北美原住民的雙靈(Two-Spirit)。
• 疑性別(gender questioning):不確定或尚在釐清性別認同。

由於「性別模態」一詞能夠掌握性別經驗的差異,現已逐漸應用於跨性別的健康研究。


#研究者可以如何應用「性別模態」?

那麼,研究人員可以如何在不同層面運用「性別模態」來改善研究過程呢?這篇評論的作者們建議了以下三種方式:

第一,用以擴展問卷中包含的生理/社會性別,捕捉參與者更廣泛的性別經驗。如此除了可提升研究的有效性,更能幫助降低參與者退出的機率。

第二,用以改進研究者表達問題或討論結果的方式。如此能確保參與者感到受尊重,也能夠更平等地看待順/跨性別以及其他多元的性別身分。

第三,用以更仔細思考研究中真正想要捕捉的細節。例如跨性別者遭受的歧視常被描述成針對其性別認同而來,但這種寫法並不完全準確。


#活用「性別模態」,提升研究過程與結果的成效

作者認為,「性別模態」詞彙可以成為醫學、生物科學或社會科學等領域的實用工具,研究者可以利用來分析多元的與複雜的社會性別經驗,從而提升研究過程與結果的成效。

此外,這個詞彙的問世除了是針對既有語言的重新思考,也提供研究者擴展該詞的範疇以開發其潛能,可以說不僅反映出性別化創新(Gendered Innovations)的精神,也呈現了它能為研究帶來的益處。


想知道更多相關內容嗎?快點來看看原文評論  https://tinyurl.com/4rft598m


延伸閱讀:

性別化創新基礎方法-重新思考語言和視覺表徵 https://tinyurl.com/yvf5vduc

性別化創新基礎方法-分析社會性別 https://tinyurl.com/mwfbc8xh




⇐前往較新一則貼文           前往較舊一則貼文⇒


科科性別已經有IG(@kekegender)了!在這裡 https://www.instagram.com/kekegender/

掌握國際間最新的性別化創新研究、活動與課程,請鎖定「性別化創新通訊新知」 https://tinyurl.com/mr2xkcy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