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社會文化因素,更全面關注男性健康!

 

貼文日期:2025/03/17
貼文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GIST/posts/1220361906762604
來源連結: Men die younger than women. Is it time for a focus on men's health?

 

過去數十年來,美國大多數的臨床研究都是針對男性進行,換句話說,男性健康獲得的關注比起女性要多得多。

可是與此同時,美國男性的預期壽命(76歲)卻比女性少了足足五年。在男性健康的領域中,是否有哪些方面受到忽略了呢?

Image

#除了生物或遺傳學,社會因素也是影響男性健康的重要角色

致力於公衛與健康平等的賓州大學教授Derek M Griffith指出,雖然學術界目前已針對男性健康累積相當的研究成果,但這些研究通常聚焦於生物學或遺傳學,很少關切經濟、壓力以及其他因素如何產生影響。

Griffith舉了一個例子:男性的飲食往往不如女性健康,以致面臨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在這些飲食習慣的背後,可能牽涉男人(尤其是較不富裕的男人)傾向將食物當作促進工作、緩解壓力的方式。

 

#關注健康問題,可能使男人覺得自己的脆弱無所遁形

另一方面,紐約Preston Robert Tisch男性健康中心主任Steven Lamm也提到,相對於婦女而言,男人就醫的次數較少。由於社會壓力可能促使他們覺得「關心健康」等於坦承自己的軟弱,以致於他們不願意向醫師求助。

同時,對有些男人來說,面對自己的健康狀況(特別是在知道身體出了問題的時候)也可能讓他們感到喪失了男子漢的氣魄。

 

#分析社會性別,更全面地了解男性健康議題

以上幾個面向不約而同突顯出,關注男性的健康不能僅著眼在生理性別條件,也必須考慮到社會性別因素,諸如社會文化如何影響男人的身心健康,以及男性對於陽剛氣概的認同又如何左右他們看待自己的健康狀態。

因此,公衛保健領域的研究者不妨多加應用性別化創新(Gendered Innovations)方法,針對不同的社會性別因素詳加分析,如此勢必能更全面地了解男性健康議題,並能提醒男人不要逞強,時時留意自己的身心狀況。

  

想知道更多相關內容嗎?快點來看看原文報導 https://tinyurl.com/2fjsatmp

 

延伸閱讀:

性別化創新基礎方法-分析社會性別 https://tinyurl.com/mwfbc8xh

男人愈陽剛,愈不願意醫治心血管疾病? https://tinyurl.com/bddpsu6s

 


⇐前往較新一則貼文          前往較舊一則貼文⇒

 

科科性別已經有IG(@kekegender)了!在這裡 https://www.instagram.com/kekegender/

了解更多科研領域中的性別議題:https://tinyurl.com/22tjby8d (性別化創新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