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STEM女性角色,影視作品也可以提升科技女力!
貼文日期:2025/03/24
貼文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GIST/posts/1226643709467757
來源連結(一): If she can see it, she can be it': How Hollywood shapes women in STEM
來源連結(二): Portray Her 2.0: An Analysis of 15 Years of Women in STEM On-Screen, 2007–2022
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領域的人才雖以男性居多,但是嶄露頭角的女性也正一點一滴增加。
若要提升「科技女力」的比例,可以從女孩建立STEM志向的過程中助她們一臂之力,例如在影視作品中給她們更多榜樣。
2024年,美國的吉娜戴維斯研究所(Geena Davis Institute)就發表了一份報告,不僅分析影視作品中的STEM女性,也向影視產業提出精進之道。

# STEM女性角色愈來愈多元,但仍以生命科學領域占多數
這份報告名叫《Portray Her 2.0》,顧名思義,是根據該機構先前的1.0版本(分析2007-2017年的影視作品)進行更新,並將範圍延伸至2007-2022年。結果發現,從2018-2022年,影視中的STEM角色有38%是婦女,比起前十年的37%沒有太多進展。
好消息是在近年的影視作品裡面,STEM女性角色的職業愈來愈多元,無論是工程師、電腦科學家和程式設計師的比例都明顯上升。不過這些角色目前還是相對少數,目前仍以生命科學領域(如醫學)的女性角色比例最高,超過五成。
#愈來愈多觀眾同意STEM女性角色很重要
報告並發現,女孩們也覺察到影視作品中的STEM角色往往是男性,同時有愈來愈多受訪者(71%;比上一版報告增加20%)同意銀/螢幕上的STEM女性角色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對於年輕的女性觀眾來說,可以透過影視看見自己認同的STEM角色也是很重要的。報告特別指出,影視中的非白人STEM女性(像是《黑豹2:瓦干達萬歲》裡的女主角舒莉)對於非白人女性觀眾的影響更明顯。
#考慮社會文化脈絡,強化影視中的STEM女性角色
那麼,影視產業可以如何對此精進,讓STEM女性角色產生更積極的效果呢?
吉娜戴維斯研究所提出了多項建議,包括增加STEM女性角色的種類與領域,並在設計這些角色時避免性別刻板印象(也要凸顯STEM能力可藉由後天學習,而不是與生俱來),同時也可向女性強調STEM職業對社會的益處以吸引她們。
影視劇組也不妨在發想與編寫流程中參考性別化創新(Gendered Innovations)方法,從社會文化脈絡考慮STEM的性別落差,如此更有助透過作品激發女性觀眾對STEM的熱情,並讓她們知道「凡是影視裡看得到的職業,你都做得到」。
想知道更多相關內容嗎?快點來看看原文報導
(一)https://tinyurl.com/3erpujd8
(二)https://tinyurl.com/3p6wsywj
延伸閱讀:
性別化創新基礎方法-分析社會性別 https://tinyurl.com/mwfbc8xh
童書扭轉刻板印象,從小培育女性科技人才 https://tinyurl.com/329x77k7
⇐前往較新一則貼文 前往較舊一則貼文⇒
科科性別已經有IG(@kekegender)了!在這裡 https://www.instagram.com/kekegender/
了解更多科研領域中的性別議題:https://tinyurl.com/22tjby8d (性別化創新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