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應用研究,促進電腦科學女性學術人才的職涯發展!
貼文日期:2025/07/21
貼文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GIST/posts/
來源連結: The hidden bias pushing women out of computer science
在1980年代,美國女性獲得電腦科學學士學位的比例曾經達到36%,但是該領域目前授予女性的學士與博士學位只有23%;另外,電腦科學的正教授也僅18%是女性。
為什麼上述的性別落差持續存在呢?最近發表於《IEEE Access》的研究就指出:電腦科學領域較不重視女性投入的應用研究,可能進而阻礙她們的職涯發展。
#調查電腦科學教師們對於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的看法
這項研究首先針對電腦科學領域的教師們進行調查,對象是美國排行前100名電腦科學系的終身職以及正朝向終身職發展的教師。
研究團隊希望了解該領域教師對於「理論研究」(聚焦於基礎知識,例如演算法的理論發展)以及「應用研究」(聚焦於做法,例如分析資料集以改善工具)的看法。
結果發現,教師們傾向認為應用研究者的才能不如理論研究者,同時他們也表示應用研究人員在知名機構發表論文、獲得終身教職、獲取資助或獎項的可能性較低。
#實際資料顯示應用研究的職涯發展較差
研究團隊接著分析電腦科學領域的出版、招聘、資金、獎項等四方面的實際資料,結果證實前述的調查結果:應用研究的學術聲望較低,獲得的資金與獎項也較少。
研究團隊進一步透過發表與補助資料,檢視女性在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中的代表性;結果發現,應用性質較高的研討會,女性作者的比例也較高,同樣的,應用性高的研究計畫也有較多女性主持人。
由於女性在應用研究的代表性(相對於理論研究)更高,電腦科學領域對於這類研究的偏見可能阻礙她們的職涯發展。
#運用「修正機構」策略,促進女性學術人才的職涯
研究指出,若要修正電腦科學領域存在的偏見,學術機構需要進行系統性的改革,例如以更公平的方式評估研究影響力、培訓教師認識無意識偏見、建立有關晉升與終身職的決策等,如此才能同時重視理論與應用的價值。
學術機構也可以參考近年國際上有愈來愈常見的性別化創新(Gendered Innovations)「修正機構」策略,藉由推動組織的結構性改良,不但能加強職場的包容,更能促進女性學術人才的職涯。
想知道更多相關內容嗎?快點來看看原文報導 https://tinyurl.com/5weuz7ms
延伸閱讀:
性別化創新是什麼? https://tinyurl.com/2mvz9ubv
性別化創新案例研究-電腦運算科學課程 https://tinyurl.com/3v3fb7d2
前往較舊一則貼文⇒
科科性別已經有IG(@kekegender)了!在這裡 https://www.instagram.com/kekegender/
掌握國際間最新的性別化創新研究、活動與課程,請鎖定「性別化創新通訊新知」https://tinyurl.com/mr2xkcy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