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的年齡也會影響人工生殖的結果嗎?
貼文日期:2025/08/04
貼文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GIST/posts/1347979880667472
來源連結: Older paternal age linked to higher miscarriage risk and lower live birth rates in donor egg IVF cycles, new study finds
隨著「晚生」的現象日益普遍,「把握生育年齡」也成為社會大眾用來鼓勵生育的重點。不過,相較於女性超過35歲面臨的孕產風險幾乎眾所周知,男性年齡在生育中扮演的角色就很少獲得關注。
最近在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會(ESHRE)年會發表的一份研究就指出,其實父親的年齡也會影響人工生殖的成敗。
#研究將男性年齡因素區隔出來
這項研究的分析材料,是義大利及西班牙的六個生殖醫學中心於2019-2023年進行的1712例經由卵子捐贈的人工生殖案例。
為了將男性年齡與其他的女性生殖因素加以區隔,研究僅採用年輕捐贈者(平均26.1歲)的卵子,並僅囊括第一次的單一囊胚移植(single blastocyst transfer)。
在參與生殖的伴侶方面,受贈婦女平均43.3歲,男性伴侶則分成「45歲(含)以下」(1,066人)以及「45歲以上」(646人)兩組。
#研究發現父親年紀較大,流產風險較高,活產率則較低
結果顯示,雖然兩個組別的受精率與胚胎發育情形相當,但臨床結果產生了顯著差異。
在45歲以上男性的組別內,流產率高達23.8%,遠超過另一組的16.3%;同時,45歲(含)以下男性組別的活產率是41%,而45歲以上男性則降至35.1%。
研究團隊指出,隨著男性的年齡增長,精原幹細胞的持續分裂可能增加DNA複製錯誤的機會,從而提高精子攜帶異常染色體以及基因突變的機率,進而影響胚胎發育,使流產風險升高。
#分析生理性別,促進人工生殖的性別化創新
近年來正有愈來愈多研究透過「分析生理性別」方法,探索男性年齡在生殖以及後代健康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並且獲得豐富的分析成果。
誠如研究者建議,生殖醫學診所若能充分應用這些研究發現,除了評估母體因素,也促進父親了解其年齡如何相關影響生育力、妊娠成功率以及流產風險,如此勢必能促進更好的醫療結果,邁向人工生殖的性別化創新。
想知道更多相關內容嗎?快點來看看原文報導 https://tinyurl.com/29zuwsvv
延伸閱讀:
性別化創新基礎方法-分析生理性別 https://tinyurl.com/24ek9dck
男性青春期吸入二手菸,會增加後代罹患氣喘風險? https://tinyurl.com/mr2fb4eu
《「父」產科》:其實,大家都低估了男性的生殖角色,而這是因為…? https://tinyurl.com/3b5x3mvz
⇐前往較新一則貼文 前往較舊一則貼文⇒
科科性別已經有IG(@kekegender)了!在這裡 https://www.instagram.com/kekegender/
了解更多科研領域中的性別議題:https://tinyurl.com/22tjby8d (性別化創新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