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消息
從電動車的市佔率可以看出文化中的性別價值觀嗎?
2025年2月24日 /電動車的市佔率除了牽涉價格、基礎設施與政府補助等因素,是否還受到其他條件影響呢?瑞士聖加侖大學團隊發表的論文就發現,一個國家的文化價值觀以及消費者的性別偏見,都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如何避免包容性研究「卡關」?荷蘭團隊彙整解決策略!
2025年2月17日 /包容性研究不但能帶來更多元的知識,也有助生產更實用的成果。不過,雖然這類研究立意良善,執行起來卻有不少眉角。最近荷蘭的學術團隊就深入了解研究人員實際遭遇的難題,並彙整出解決策略。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如何加速機器人技術的創新?應用D&I協調跨領域人才!
2025年2月10日 /機器人的研發相當仰賴跨領域人才的通力合作。最近發表於《科學機器人技術》期刊的觀點文章就指出,「D&I」(多元與共融)政策有助協調多元的學術人才,並促進創造卓越的成果。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扭轉兒童的性別刻板印象,從電腦科學與工程領域做起!
2025年2月3日 /最近一項美國研究發現,其實兒童認知到的性別能力並非簡單的「男理工,女語文」分別。孩子們並未明顯覺得女孩數學不好,但他們約在6歲時就開始認為男孩在電腦科學與工程的能力更優秀。那麼,該如何扭轉孩子的刻板印象,讓他們盡情發展呢?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為什麼研發藥物需要運用性別化創新方法?
2025年1月20日 /近年來,藥物研發流程中的性別分析逐漸受到重視。考慮到目前的相關研究反映出性別的比例仍舊不足,韓國的科技研究性別化創新中心(GISTeR)最近就與《柳葉刀數位健康》期刊共同向科技界呼籲:透過性別化創新方法解決藥物研發的性別偏見。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腦神經科學研究如何精確描述生理性別差異?利用「MAGIC指南」!
2025年1月13日 /腦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廣受各界關注,但內文的用字遣詞不夠精確,甚至偏頗或誇大,很可能導致知識的錯誤傳播。有鑑於此,神經科學家Gina Rippon等人開發就開發了一份「MAGIC指南」,促進該領域研究準確描述其性別分析。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科科性別]更年期荷爾蒙療法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關聯
2025年1月6日 /更年期的不適雖然可透過荷爾蒙療法緩解,不過這項治療潛在的副作用常使婦女懷抱疑慮。隨著近年來荷爾蒙療法推陳出新,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研究團隊分析了新的配方對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哪些不同。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科科性別]心肺復甦術假人也需要EDI嗎?專家告訴你為什麼!
2024年12月30日 /雖然第一款問世的假人是「安妮」,但目前國際市場上的CPR假人卻大多成了男性版本。澳洲兩位學者Stokes-Parish & Szabo最近就撰文提醒,研發CPR假人其實也非常需要「EDI」(平等、多元與共融)。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科科性別]什麼是性別平等的城市設計?參考瑞典烏密歐的成果
2024年12月23日 /瑞典東北的「烏密歐(Umeå)」是世界著名的性別平等城市,其中許多出色的城市設計,都是經過社會性別影響評估而創造的成果。舉例來說,當地公車站以及地下道的設計,就細緻考慮過性別差異。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科科性別]為什麼分析「社會性別」對於科學研究也很重要?
2024年12月16日 /由於社會文化對於性別的態度、期待與規範影響著每一個人,進而造成不同群體之間的差異。因此,在科學研究中考慮「社會性別」是很重要的。那麼,研究者可以如何考慮和社會性別相關的面向呢?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科科性別]男人愈陽剛,愈不願意醫治心血管疾病?
2024年12月09日 /男人為了表現出社會期待的陽剛氣質,可能不願表達脆弱或向外尋求幫助。這種情形是否也會影響男人接受醫療診治的可能性呢?芝加哥大學最近就以心血管疾病的相關資料進行了一番分析。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科科性別]英國MESSAGE計畫:讓醫學研究發掘更多性別資訊!
2024年12月02日 /促進科研領域的性別分析已經成為國際趨勢,英國的喬治全球健康研究院也在去年響推出一項「MESSAGE(醫學科學的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平等)計畫」。這項計畫的目的是什麼?又可以如何造福不同的對象呢?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科科性別]遭遇性別暴力難以啟齒?別怕,聊天機器人來幫忙!
2024年11月25日 /人工智慧近年又發展出一項重要功能:向性別暴力(gender-based violence)的受害者伸出援手!目前已有多款相關的聊天機器人先後推出,它們能夠執行哪些任務來幫助受暴者呢?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科科性別]超高齡社會來臨!如何讓年長者住得健康?
2024年11月18日 /在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超過20%)中,長者們的居住環境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議題。同時,在考慮他們的年齡之餘,也不能忽略性別差異。那麼,實務上應該如何綜合地規劃適宜年長者的住宅呢?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科科性別]少吃牛肉可以降低碳排!為什麼男人是其中的關鍵角色?
2024年11月11日 /日常生活中的飲食選擇也關係到碳排放。若在推廣低碳飲食時考慮「性別」,是否可以事半功倍呢?舉例來說,最近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的一篇報導指出,「愛吃牛肉」的美國男人就是減少碳排放關鍵角色。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科科性別]AI招聘工具可以減少徵才流程中的性別偏見嗎?
2024年11月4日 /招聘流程如果受到偏見影響,很可能導致企業錯失優秀人才。若在徵才時應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工具加以協助,能否帶來更多樣化的結果呢?澳洲蒙納許大學執行的研究計畫就探索了這個問題。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科科性別]如何加強處方藥品對不同性別的安全性?
2024年10月28日 /由於生理性別差異可能導致不同的藥物反應,在藥物研發的各個階段納入性別分析能夠確保其安全性。本文進一步說明,若能依據生理性別列出副作用報告以及用藥建議,更能提升使用者的安全。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科科性別]3D乳房攝影:更詳細拍攝乳房組織,更準確偵測癌症
2024年10月21日 /以往提到乳房攝影篩檢,許多人常掛心準確度的問題。耶魯大學醫學院團隊最近發表的研究顯示,近十餘年日漸普遍的「3D乳房斷層攝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比起傳統的2D乳房攝影更有助於早期發現癌症。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科科性別]其實,男性的年齡也會影響孕產機會與新生兒健康!
2024年10月14日 /許多有關懷孕生產及新生兒健康的討論,常首先關切女性較晚生育可能遭遇的各種問題,而男性的重要性反而受到忽略。但是近年來的研究結果顯示,男性的年齡其實也會影響其女性伴侶孕產的機會與結果,甚至也牽涉到新生兒的健康。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科科性別]有性別敏感度的徵才廣告更能引起女性興趣?
2024年10月7日 /由於歐洲語言常有「文法性別」(如名詞分為陰性與陽性,或者還有中性),使得一部分職稱在傳統上就是寫成陽性。這樣一來會不會影響求職者的興趣呢?最近一項發表於《PLOS ONE》的研究就以德國的徵才廣告進行分析,給出了答案。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科科性別]重新思考「阿嬤」的意義,發現她們的多采多姿!
2024年9月30日 /在英國,許多人認為女人一旦上了年紀,生活也就失去重心。當地作家Sally Feldman訪問了一百多位年長婦女,發現她們之中很多人都過著忙碌而積極的生活;同時,她也透過最近推出的新書介紹世界各地年長婦女互相組織的出色範例。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 科科性別貼文集。 |
[科科性別]男人在生物學上也很適合育兒?來聽專家們怎麼說!
2024年9月23日 /有些傳統觀念認為演化的結果使得男人不適合照顧孩子。不過,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的Jonathan Kennedy教授綜合了許多領域的證據,從社會文化與生物學的方面說明父親也能是育兒高手。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科科性別]科學研究如何更詳細探索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
2024年9月18日 /在科學研究中進行性別分析時,研究者通常會將生理性別(生物層面)與社會性別(文化層面)區分開來,採取相應的研究方法。不過,《自然》「科學中的生理/社會性別」特刊的一篇評論就以捐血研究為例,說明生理/社會性別的內部差異以及兩者的交互影響其實複雜得多,建議研究者採取更細緻的方式加以探索。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科科性別]跟上國際趨勢!在健康與醫學研究中分析性別的四個面向!
2024年9月9日 /各國的科研補助機構近二十年來紛紛制訂性別分析相關政策,澳大利亞國家衛生及醫學研究委員會最近也跟進發表了一份文件,推動申請補助的研究計畫能夠在生理性別、社會性別、性徵變異性及性傾向等四個方面考慮性別。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科科性別]非洲的「太陽能媽媽」-能源轉型搭配「女力」更加分!
2024年9月3日 /最近一項瑞典研究分析國際非政府組織「赤腳學院」(Barefoot College International)在非洲坦尚尼亞進行的「太陽能媽媽」(Solar Mamas)計畫,說明若能在推動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充分運用「女力」,可望促成能源與性別雙方面的相輔相成。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科科性別]有人更易痛,有人更怕痛!多元的性別身分如何影響慢性疼痛?
2024年8月26日 /來自社會文化的性別期待可能會影響女人與男人面對疼痛的方式。但如果考慮到性別以及多元的社會身分差異,這些因素與疼痛之間的關係是否更複雜,使得有些人的疼痛風險更高或者更難獲得解決呢?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科科性別]醫學研究為什麼需要重視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
2024年8月21日 /醫學研究的過程若能加入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分析,為什麼可望增進成果呢?最近發表於《自然》「科學中的生理/社會性別」特刊中的一篇評論,就以實例說明醫學研究中的性別分析相當重要,更進一步提出推動相關政策的建議。快點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科科性別]防漏、抗菌又永續:來認識嶄新的經期用品配方! |
[科科性別]動物的同性性行為可能比你我知道的更豐富 |
[科科性別]如何促進各種性別群體的孕產經驗?使用包容性語言! |
[科科性別]女性太空人更能在任務後迅速「滿血回歸」嗎? |
[科科性別]「Hormonally.org」:女性荷爾蒙的健康知識大補帖 |
[科科性別]為什麼生物醫學研究需要比較生理性別之間的差異? |
[科科性別]女性需要不同於男性的運動模式嗎?專家說:是的! |
[科科性別]「性別模態」新詞彙,讓科學研究容納更多元的性別經驗! |
[科科性別]在全球疾病負擔的主要因素中,有哪些性別差異? |
[科科性別]大男人主義退流行?健康陽剛特質才是王道! |
[科科性別]如何準確傳達神經科學研究的性別分析?參考「MAGIC」指南! |
[科科性別]手術團隊的女性比例超過35%,術後效果更好! |
[科科性別]醫療健康領域開發應用人工智慧時,如何避免性別偏見? |
[科科性別]阿嬤行路難!如何提供非都市長者安全的人行空間? |
[科科性別]男性避孕新技術,現正研發中! |
[科科性別]汽車的安全設計為什麼需要考慮生理性別差異? |
[科科性別]女醫師成效佳!進一步研究醫師診治的性別差異可以造福患者 |
[科科性別]一種米養出兩樣人!?性別差異如何影響飲食健康? |
[科科性別]其實月經的功能不是生育!教科書該如何深入闡述月經知識? |
[科科性別]昆蟲一妻多夫!?科學教育如何傳達多元化的性擇知識? |
[科科性別]不能忘記阿嬤!如何在AI研發過程中考量年長女性? |
[科科性別]如何改善婦女的醫療經驗?首先,不要覺得她們想太多! |
[科科性別]舊棉花變新棉花:促進永續時尚的農業方案現正實驗中! |
[科科性別]年長婦女是未知數?運動科學研究該如何考慮她們? |
[科科性別]突破傳統、維護生態-肯亞婦女如何發展創新的漁業方法? |
[科科性別]教科書忘了說,其實性別差異不完全是先天決定! |
[科科性別]男校改制不簡單!如何提升校園文化的友善與包容? |
[科科性別]方向感是天生的嗎?其實男女都能是導航高手! |
[科科性別]女性腦、男性腦?來聽聽腦神經科學家怎麼說! |
[科科性別]研發「外行人」也會填的飲食調查問卷,讓性別分析更準確! |
[科科性別]網路圖片的性別偏見比文字更嚴重!該怎麼改善? |
[科科性別]貨車運輸業鬧「司機荒」?讓性別化創新來幫忙! |
[科科性別]學術機構如何留住女性人才、善用公共資金? |
[科科性別]電腦科學也需要性別化創新嗎? |
[科科性別]「智慧大姊大」可以變成家暴防治的好幫手嗎? |
[科科性別]生育自主新時代:研發非荷爾蒙的女性避孕技術 |
[科科性別]AI被人類教壞?修正大型語言模型中的性別偏見 |
[科科性別]如何打造讓多元性別長者感到舒適的照護環境? |
[科科性別]想要使道歉效果更好?試試挑戰性別刻板印象! |
[科科性別]飲食障礙不是女性專屬!如何重新思考診斷標準? |
[科科性別]聚焦女性健康的創新科技:FemTech |
[科科性別]瑞典研發更擬真的碰撞測試假人,提升女性用車安全 |
[科科性別]狩獵是男人的天性?別小看女人的「獵人體質」! |
[科科性別]全球暖化下的女力農業創新! |
[科科性別]人類=淺膚色男性?深膚色女性=性感?如何改善AI生成圖像的偏見? |
[科科性別]女性領導者面臨年齡困境?研究發現:職場太刁 |
[科科性別]如何促進婦女採用電動車?充電站很重要! |
[科科性別]子宮內膜太難研究?讓「類器官」來幫忙! |
[科科性別]藥品臨床試驗如何納入性別?食藥署告訴你! |
[科科性別]好像是又好像不是?遭遇隱微的性別歧視怎麼辦? |
[科科性別]少生影響國安,多生衝擊氣候!怎麼辦? |
[科科性別]爸爸陪讀超加分!如何促進他們參與親子學習呢? |
[科科性別]對乳房攝影篩檢有所遲疑嗎?來認識DBT與CEM! |
[科科性別]為什麼討論「生物戰」也需要加入性別觀點? |
[科科性別]女性外科醫師執刀,患者更能「早日康復」!? |
[科科性別]細菌重男輕女!?性別差異如何影響感染? |
[科科性別]為什麼疼痛研究也需要性別分析? |
[科科性別]《智慧妻子》:透過性別分析為AI智慧科技重新開機 |
[科科性別]了解多元性別的醫療困境,制定更包容的臨床試驗指南 |
[科科性別]修正教科書,讓更多女科學家開啟學生視野 |
[科科性別]重新想像沒有鴨嘴器的婦科內診技術 |
[科科性別]鄰里公園也可以性別化創新嗎? |
[科科性別]聯發科技「女力工作坊」讓科技女孩動起來! |
[科科性別]「膨風」有助於登上CEO大位? |
[科科性別]機器人可以改善家中的性別關係嗎? |
[科科性別]分析不同性別的失智症及阿茲海默症風險 |
[科科性別]外太空的月經革命:研發太空專用月經杯 |
[科科性別]為什麼藥物治療需要納入性別分析? |
[科科性別]男狩獵女採集是天性?其實史前女性也是狩獵好手 |
[科科性別]健身教練給的指引適用各種性別嗎? |
[科科性別]「永續時尚」新政策:法國鼓勵修改衣物以減少浪費 |
[科科性別]發表歧視言論就會觸發警報!AI模型打擊數位性別暴力 |
[科科性別]如何透過性別化創新方法設計移位機? |
[科科性別]Google、DeepL和Modern MT:誰最能準確翻譯性別? |
[科科性別]看見產後憂鬱症的男性困境 |
[科科性別]研發AI偵測工具,讓童話中的性別偏見難逃法眼 |
[科科性別]少買一件快時尚衣物,少吃進一些塑膠微粒? |
[科科性別]視障女性觸檢員協助印度婦女早期發現乳癌 |
[科科性別]多吃肉比較man?飲食不均衡反而損害男性健康 |
[科科性別]原來肥胖成因也有性別差異?讓大腦來告訴你! |
[科科性別]「心臟太大顆」錯了嗎?研發精巧的人工心臟造福更多患者 |
[科科性別]如何改造足球場,讓它更加適合新時代的足球迷? |
[科科性別]3D乳房攝影減輕疼痛,使篩檢不再令人敬而遠之 |
[科科性別]父親的身教很重要!如何避免傳統陽剛特質代代相傳? |
[科科性別]查無女性科學家?那就在維基百科為她們建立傳記! |
[科科性別]運用性別化創新方法開發有助性別平等的AI技術 |
[科科性別]讓精子石化的魔藥即將問世?小鼠實驗意外斬獲避孕妙方 |
[科科性別]理工系所如何建立性別友善的招聘流程? |
[科科性別]建置女性圖像庫,修正人工智慧的職業性別偏見! |
[科科性別]如何透過基因營養學幫助我們避免非傳染疾病? |
[科科性別]如何透過技術研發讓避孕更加性別平等? |
[科科性別]後疫情時代的公衛宣導秘方是…「性別」? |
[科科性別]重新設計食品加工設備,讓婦女事半功倍 |
[科科性別]雌性小鼠會使實驗失準?……誤會啦! |
[科科性別]如何避免自動翻譯把大家都變成「男人」? |
[科科性別]「性別行動+」計畫—讓研究與創新兼顧性別平等! |
[科科性別]為什麼要重新思考用字遣詞背後的意義? |
[科科性別]消化系統也有性別差異!如何設計更合適的食品? |
[科科性別]邀請年長者參與研發,消除科技產品的年齡歧視 |
[科科性別]包容性設計,使職場更多元! |
[科科性別]如何靠問卷得知社會性別與健康之關聯? |
[科科性別]如何透過問卷調查了解更多元的性別經驗? |
[科科性別]醫療機構如何照護婦科癌症患者的性健康? |
[科科性別]你的肥胖不是你的肥胖?身體質量也有性別差異! |
[科科性別]開發多樣化電玩,新遊戲納入亞洲面孔 |
[科科性別]為什麼女性服用處方藥較易發生不良反應? |
[科科性別] 減低職業傷害、提升醫師表現?讓機器人手術來幫忙! |
[科科性別] 扮演瑪莉居禮可以讓女孩更投入科學!? |
[科科性別] 如何協助青少年遠離偏激的網路言論? |
[科科性別] 足球產品與技術考量到女性了嗎? |
[科科性別] 主治醫師的性別會影響女性患者的存活率? |
[科科性別]女性物理學家的研究乏人問津?事情不單純… |
[科科性別]汽車愈新,對女性愈安全? |
[科科性別] 減少交通排放?歐洲鼓勵男性多騎自行車 |
[科科性別]隆重歡迎第一款女性碰撞測試假人 |
[科科性別]《「父」產科》:其實,大家都低估了男性的生殖角色,而這是因為…? |
[科科性別]選對讀物,讓兒童遠離刻板印象 |
[科科性別]3D女性解剖模型讓醫學教育更上一層樓 |
[科科性別]混合辦公模式可能會阻礙女性的職涯發展? |
[科科性別]醫療生技研發為什麼需要更多女性參與? |
[科科性別]女性的發明家之路取決於手足的性別嗎?! |
[科科性別]從使用者的觀點出發,城市設計也可以性別友善 |
[科科性別]男性青春期吸入二手菸,會增加後代罹患氣喘風險? |
[科科性別]車禍受傷也有性別差異!如何促進更公平的車輛設計? |
[科科性別]科技龍頭的吹哨者:女性何以挺身揭發弊端? |
[科科性別]雄性威猛,雌性溫順?你還在用刻板印象描述動物嗎? |
[科科性別]自閉症研究漏掉女性了嗎? |
[科科性別]多樣化的泳裝設計,讓每個人都能自在親水 |
[科科性別]「Bilan」:索馬利亞第一家全女性媒體 |
[科科性別]在小島型開發中國家,如何促進女性參與清潔能源的發展? |
[科科性別]孤獨感會成為一種衝擊女性的問題嗎? |
[科科性別]為什麼男性較易罹癌?癌症研究不容忽視的生理性別因素 |
[科科性別]「智慧運動服」鼓勵年長女性從事運動 |
[科科性別]關注動物研究也能拯救人類生命? |
[科科性別]兄弟團結力量大!男性育兒論壇發掘爸爸們的潛力 |
[科科性別]全副武裝仍難保平安?防狼技術成為女性的額外負擔? |
[科科性別]癌症可能有性別之分,但如果是LGBTQ+會有更多差別嗎? |
[科科性別]無人機營隊啟發女孩保存原住民傳統文化 |
[科科性別]動物的性行為比我們想像的更多元 |
[科科性別]從事金融科技業的女性很難步步高升嗎? |
[科科性別]機械化將印度女性趕出農業? |
[科科性別]女性指揮官更適合領導長期的太空任務? |
[科科性別]誰將女性物流人員拒於門外? |
[科科性別]電玩裡怎麼沒有像我的角色?玩家推動產業轉變! |
[科科性別]童書扭轉刻板印象,從小培育女性科技人才 |
[科科性別]居家辦公會阻礙性別平等嗎? |
[科科性別]用芭比娃娃讓孩子看見女性職涯的更多可能 |
[科科性別]男性也會得乳癌嗎?患者也有關鍵少數! |
[科科性別]用超可愛的LOVOT情感機器人聊性別 |
[科科性別]如何招待不是「先生」也不是「小姐」的顧客?餐飲業開始行動! |
[科科性別]用10張漫畫快速認識演算法中的偏見 |
[科科性別]利用軟體克服偏見,科技業因此錄用更多女性! |
[科科性別]設計各種性別的人都能參與的太空旅程 |
[科科性別]提升女軍人比例可以為軍隊帶來怎樣的創新? |
[科科性別]騷擾虛擬助理沒傷害任何人?現在,「Ta」們也學會拒絕言語暴力。 |
[科科性別]找不到自然和科學領域的女性專家?來「野外女性」平台看看吧! |
[科科性別]治療女性婦科癌症有新招:預防和早期發現的新方法! |
[科科性別]航空界現致力於為更多女性開啟飛行員之路 |
[科科性別]提升女軍人比例可以為軍隊帶來怎樣的創新? |
[科科性別]新生兒的性別比例也會受到環境影響嗎? |
[科科性別]在家工作,可以更專心,還是更費心? |
[科科性別]延展實境(XR)技術有助於性別平等嗎? |
2021年12月06日 /對話式的人工智慧科技已逐漸普及於人們的日常,例如像是虛擬語音助理和智慧客服、聊天機器人等應用。然而,其中卻也在性別面向上引發一些爭議?該怎麼解決呢,快點來看看 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2021年11月19日 /疫情期間,把口罩戴好戴滿已是全民運動,而拉下口罩、利用手機內建的臉部辨識功能來解鎖手機是否也成為你的日常呢?能夠偵測臉孔特徵,進而分析性別、年齡、種族的臉部辨識系統(Facial recognition systems)早已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但近年來卻有科學家指出其成功率竟然有性別差異?快點來看看 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2021年11月5日 /環境中的化學物質在長期接觸下會對哺乳類的生殖系統產生潛在影響,目前已有許多相關研究正在進行中。然而,專家報告指出,這些研究的實驗樣本仍大多以雄性/男性樣本為主,而忽略了針對雌性/女性生殖系統的研究。對此,歐盟納入性別化創新的研究設計將有助於解決這個問題!快點來看看 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2021年10月29日 /女性一般會花費較多時間在處理家庭垃圾,而據歐盟調查女性在廢棄物減量上的態度往往也比男性更具環保意識。為了達成聯合國的永續目標,歐盟Horizon 2020計畫致力於將性別視野導入廢棄物的管理策略中,進而開發資源回收APP來鼓勵民眾進行垃圾分類、減量,而這個APP意外地吸引了更多男性來使用?快點來看看 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2021年10月21日 /如何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是近年來重要的全球議題,許多居家智慧節能裝置產品紛紛推出,期望將節能生活變成日常。然而,智慧節能產品受歡迎的程度卻不如預期,消費者往往會覺得太「高科技」而難操作。看來,智慧節能產品還需要更多的使用者調查來釐清消費者的需求和喜好,且能源的使用其實也有性別差異喔!快點來看看 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2021年10月15日 /據統計,全球約有15億人口受到慢性疼痛的長期折磨。女性、男性或是多元性別者皆可能會經歷慢性疼痛。而受到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的影響,疼痛也會有性別差異,除男女常患的疼痛疾病不同外,在疼痛表現、醫護給予的治療方式也不同!快點來看看 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2021年10月8日 /過去,都市的道路設計多以汽車使用者為主,導致行人的用路空間遭到忽視。這不僅會對兒童、老人和身障者等行動較為緩慢或不便的行人族群造成危險,更會在無形之中加重了家庭主要照顧者(多數為女性)的照護負擔!該怎麼解決呢?快點來看看 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2021年10月1日 /深夜的末班車總是令人感到有些不安,如今夜行雖已較過去安全,但搭車的安全性仍是人們的重要需求。對此,國外已有一些創新嘗試,運用智慧行動裝置,設計出具性別敏感度、讓使用者能安心搭乘的交通服務!快點來看看 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2021年9月17日 /「農業創新」一般多集中在技術層面的創新,例如提升產量、增強作物環境抗壓力、土壤或種子的改良管理等等。然而,這樣的創新往往會忽略性別因素,使其帶來的效益無法加惠於女性。國際非營利組織WorldFish即於孟加拉進行結合性別關懷的水產養殖技術創新計畫,他們透過引入一種新型漁網成功地提升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快點來看看 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2021年9月2日 /極端的氣候變遷已在全球各地造成災害。氣候異常不只影響人類,也嚴重衝擊生態環境,考驗著各類生態系統的環境適應能力。據研究,澳洲大堡礁的海龜因為氣候暖化而使得雌性海龜比例大幅上升,這是為什麼呢?快點來看看 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2021年8月19日 /維基百科(Wikipedia)中隱含性別偏見的情況早已引發不少討論,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社會學教授Francesca Tripodi即在今年(2021)六月發表論文,探討維基百科中個人傳記的性別偏誤現象,並受到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邀請,在廣播節目中分享她最新的研究發現!快點來看看 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2021年8月4日 /今年(2021)初,各國開始施打COVID-19疫苗,而許多與疫苗相關的假訊息也同時在社群媒體上大量散佈。世界衛生組織(WHO)便曾警告,網路假訊息可能會危害到全球的疫苗接種計畫。對此,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與網路研究公司Graphika合作,分析了阻礙女性施打COVID-19疫苗的假訊息是如何生產與傳遞。快點來看看 !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科科性別]在COVID-19疫苗研究中發光發熱的女性科學家 |
[科科性別]當代醫學對女性身體的瞭解還不夠嗎? |
[科科性別]COVID-19中的性別差異 |
[ 科科性別]智慧型手錶可以讓人更想運動嗎? |
[ 科普好文]科研成果科普好文新上架! |
[科科性別]飲食習慣引起的疾病也有性別差異嗎? |
[科科性別]公園中,性別友善廁所的另一種可能? |
[科科性別]女性更容易因為大腸癌而喪命嗎? |
[科科性別]我們與機器人也有社交碰觸嗎? |
[科科性別]女性主義如何改變科學? |
[科科性別]機器的偏見:藏在演算法裡的歧視 |
[科科性別]誰的模型?汽車安全研究中的人體模型設計 |
[科科性別]除了她跟他,機器人還可以是…? |
[科科性別]疫情間的視訊疲勞轟炸,對女性影響更大? |
[科科性別]疫情之下,女性的醫療健康與生活 |
[科科性別]碰撞測試假人懷孕中?汽車安全也要考量性別分析! |
[科科性別]不久後的未來─當科技碰上高齡再撞上性別 |
[科科性別]除了居禮之外,其他刻在科學發展史上的女性名字 |
[科科性別]破除STEM刻板印象,從保障女性的職場發聲做起! |
[科科性別]改變研究目標就能促進女性參與科技? |
[科科性別] 水利建設也可以促進性別平等? |
[科科性別] 歐盟Horizon Europe計畫將更積極促進性別平等! |
2021年2月20日 / 住家離學校市場太遠接送小孩買菜大不易?人行道太小輪椅和嬰兒車實在很難推?這些生活中因都市設計所造成的不便,其實都可以藉由納入性別觀點來改善,讓我們透過維也納的例子來看看 可以怎麼做! 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2021年2月19日 / 科技部「2021性別與科技研究計畫聯合成果討論會」即將於2021年2月26日舉行線上會議,本次會議將使用Google Meet進行,線上連結將在會議前幾日於會議網站上公開,歡迎對性別與科技有興趣之各界人士參加!更多詳情請看會議網站 。 |
[科科性別]生活即性別:撲克牌中的性別暗示 |
[科科性別]性別分析如何幫助減緩全球暖化? |
[已出版文獻]性別醫學學會的國際發展與臺灣現況 |
[科科性別]身為學者與做為母親:學術女性的兩難 |
[科科性別] 兼顧環保永續的經期新選擇:月經杯 |
[科科性別] 為什麼性別分析能讓科學研究更加完整? |
[科科性別] 女性領導人在疫情下的應變之道! |
[鼓勵女性科技研究計畫] 110年度計畫徵件中! |
2020年11月9日 / 鼓勵學齡女孩親近科學是增加STEM領域中女性的重要方式之一,美國的「科學女孩俱樂部」(Science Club for Girls)即是一例。這個類似課後輔導的社團,不僅提供多元有趣的課程內容和實驗設計,讓女孩們認識科學原理,激發她們對科學的興趣,更成為這些女孩們在往後的生涯發展中的一盞明燈,快來認識 一下這個社團吧!文章收錄於 科科性別貼文集 。 |
[科科性別] 女孩們,一起勇敢立下科學大志吧! |
[科科性別] 從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性別差異嗎? |
[科科性別] 來聽Podcast了解性別與科學的愛恨糾葛! |
[科科性別] 居禮夫人正名中,請稱她「瑪里‧居禮」! |
[科科性別] 可以用公民會議來討論 #代理孕母 嗎? |
2020年6月20日 / 台灣在2002年公布「性別工作平等法」,更在2019年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但多元性傾向的LGBT族群是否在生活上真的對「性別友善」有感呢?本週科科性別 的科普好文介紹了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彭渰雯副教授的研究,深度訪談13位LGBT大學教師,希望能初步了解大學職場中LGBT教師的職場經驗和處境,快點來看看 吧!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2020年6月12日 / 本週科科性別 來介紹科普好文。許多女性受到經前不悅症所苦,生理期來臨前會有胸悶、腹脹、體重增加、情緒低落、疲勞等症狀,其中「失眠」也是一種典型症狀。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精神科柯志鴻教授,即以一年的時間針對122位女性進行黃體期間的生理和心理調查,發現經前黃體素下降的女性容易患有失眠的症狀,導致白天疲倦、精神不集中的情況!快來看看 詳細內容!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2020年6月8日 / 延續先前的話題,聯合國、歐盟接連表示,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對人類的影響有性別差異,女性將在社會、經濟、建康層面面臨更大的衝擊,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性別平等的倒退。這次科科性別 以女性在隔離期間加重的「無償家務」的角度切入,帶大家一起來關心女性面對疫情時在工作與家務中求平衡的困境,快點來看看 !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2020年6月1日 / 上週連日豪雨讓台灣南部傳出淹水災情,全球性的氣候變遷導致天氣異常極端,暴雨或乾旱造成人民生活不便甚至有生命危險,而根據研究,女性在面對環境變遷時,要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影響?本週科科性別 為大家介紹由國研院科政中心張雅雯研究助理撰寫的文章,從氣候變遷和循環經濟來談談女性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快點來看看 !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2020年5月22日 /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在各國努力防疫的同時,你有想過疫情對性別的影響也是有差異的嗎?本週科科性別 為大家介紹歐盟性別平等局(EIGE)日前架設的以新冠肺炎(COVID-19)和性別平等為主題的網站,從職業、經濟、性別暴力、健康等層面切入,點出女性在面臨疫情時受到的、有別於男性的影響。快點來看看!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2020年5月18日 / 你知道嗎,現今汽車的普及可跟女性脫不了關係呢。1886年發明家Carl Benz發明了人類第一輛內燃機三輪汽車,但因經常拋錨,以及當時宗教界對這類機械的譴責,而遲遲無法普及。但身為Carl的老婆及資助者的Bertha卻不畏世俗眼光,大膽的開著車回娘家,並且一手包辦旅程上汽車的故障維修!快來看看科科性別 介紹更多Bertha的這段偉大旅程 !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2020年5月15日 / 台灣目前醫學系男女學生的人數已經逐漸平衡,但這就表示醫療領域已經達到性別平等了嗎?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社會學與社會工作學系陳建州副教授的研究卻表示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雖然女醫學生的性別態度較為平等,但隨著年級越大,男女學生的想法卻越傾向男主內女主外?快點進來看看科科性別 介紹的本週科普好文 !文章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2020年5月12日 / 本計畫成員們5月在《經濟部人才快訊電子報》的5篇文章已經上架了!內容包含了全球化中女性與經濟振興的關連、國際上培育再生能源產業女性人才的作法,以及分別由再生能源、AI機器人、瓦斯鋼瓶等例子來看女性在新科技領域的可能發展,快來看看吧。文章收錄於本計畫已出版文獻 。 |
2020年5月6日 / 「男主內女主外」真是從史前狩獵採集時代就決定好的性別分工嗎?其實晚近的研究指出,史前時代女性所採集的食物才是當時人類主要的熱量來源,且女性也會研發石器工具來攝取原本不知道該怎麼吃的食物!即便有科學佐證,但若是侷限性、選擇性的使用科學事實來解釋,就會掉入偏見的陷阱中喔。本週科科性別 就帶大家一起來釐清科學中的性別偏見!本文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2020年5月1日 /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穩固社會發展的勞工們在今日可以放假充電休息,之後再繼續打拚!但你知道有一群辛苦的家庭照顧者,他們可能不僅無法放假,還會有職業傷害!本週科科性別 向大家介紹一篇科研成果科普好文 ,國立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的李淑貞副教授除了帶我們認識男女照顧者在照顧工作中容易受傷的地方不一樣,還說明了使用專業輔具的重要性!本文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2020年4月24日 / 本週科科性別 又來跟大家介紹一篇科研成果科普好文 囉。近來你是否也不想去室內健身房,而改到家裡附近的公園運動呢?那你有沒有趁機觀察一下公園裡的人們呢?東海大學工業設計系的李俐慧副教授就在公園觀察了高齡族群的動態,還發現阿公阿嬤喜歡在公園做的事情不同喔!快點來看看!本文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2020年4月16日 / 最近疫情全球肆虐,各國領導者的防疫部署受到關注,也開始有人注意到女性領導人的風格有別於男性,而這可能是該國防疫成效好壞的關鍵嗎?!美國富比士(Forbes)雜誌日前即刊登一篇文章,作者透過7個由女性領導的國家的防疫作為,歸納出女性領導者的特質,其中之一當然是我們台灣的蔡英文總統囉!快點來看看吧!本文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2020年4月13日 / 由本計畫成員呂依婷助理所撰寫的〈再生能源領域的女性參與:國際趨勢與女性角色〉一文,刊載於第89期的《性別平等教育季刊》,介紹了經濟部能源局去(2019)年舉辦的「APEC地區具包容性的能源轉型路徑:如何促進能源領域之女性賦權研討會」,並筆記與會心得以及對能源產業中的女性參與之觀察與反思!本文收錄於本計畫已出版文獻 。 |
2020年4月10日 / 本週科科性別 立刻就來向大家介紹一篇科研成果科普好文 !在防疫成為全民運動之際,整日家裡和公司兩點一線移動的你,是否也因為長時間使用電腦以及不當姿勢而感到肩頸酸痛呢?快來看看成大物理治療系的卓瓊鈺副教授的研究成果,不但發現原來男女習慣的使用電腦姿勢不同,還有伸展運動做給你看! 本文亦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2020年4月10日 / GIST網站的新專區「科研成果科普好文」終於開始有文章上架啦!這個專區將收錄以科技部歷年性別與科技研究計畫為主題的科普文章,介紹計畫的研究成果,讓大家更了解性別與科技領域目前的各項議題!文章陸續新增中,快點來看看 吧! |
[活動公告] 徵文比賽得獎名單揭曉!2020年3月25日 / 2020「性別與科技科普文章」徵文比賽 優選作品得獎名單,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啦!快來看看得獎名單 吧! |
2020年3月20日 / 你有想過風力發電機那麼高,該怎麼定期保養和維修嗎?答案是維修工程師必須在狹窄搖晃的中空內部爬梯+轉乘慢速電梯+再爬梯,才能上到23層樓高的電機室進行保養和維修工作。那你有想過,女性是否也能勝任這樣的工作呢?本週科科性別 向大家介紹臺灣首位女性風機維修工程師─吳詩渝,快來看看她的故事 !本文同步收錄於科科性別貼文集 。 |
[活動公告]徵文比賽得獎名單公布延期,敬請見諒!2020年3月12日 / 2020「性別與科技科普文章」徵文比賽 原訂於今日(3月12日)公布得獎名單,因故需予以延期,並另擇日公告之,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
[科科性別]改變世界的 #諾貝爾獎 女科學家們 |
[科科性別]那些年,帶我們上月球的女性 |
[科科性別]銀髮男女輔助科技需求大不同? |
[科科性別]性別化創新的十萬個為什麼 |
[科科性別]男性也會有骨質疏鬆症嗎? |
[活動訊息]2020「性別與科技科普文章」徵文比賽 2020年1月14日 / 你對「性別與科技」領域的議題有興趣,又剛好喜歡寫科普文章嗎?快來嘗試將學術成果報告轉換成輕鬆好讀的科普文章,當我們的翻譯蒟蒻吧!優選作品可獲得獎金3000元!今年農曆年假,最科學的年假規劃,自己的紅包自己賺!快來看看比賽辦法 吧。 |
[科科性別]碰撞測試假人的多元變身! |
[科科性別]不存在的同性戀基因! |
[科科性別]為男性量身打造的世界?卻對女性很致命? |
[科科性別]玩電玩也能促進性別平等? |
[科科性別]電玩遊戲也分男生玩的和女生玩的嗎? |
[科科性別]為何人工膝蓋要去性別化? |
[已出版文獻]臨床研究納入性別分析:國際趨勢、國內現況與執行建議 |
[國際快訊] 韓國GISTeR網站介紹、大腦與性別的社論 |
[科科性別] 機器人也有社會責任嗎? |
[科科性別] #GS16 會後紀錄:金主的角色? |
[已出版文獻] 「金主」的角色:第16屆性別高峰會會後紀錄 |
[科科性別] STEM中的性別成就差異大解密! |
[科科性別] 你覺得pepper應該是男生還是女生? |
[國際快訊] 多樣性有助於研究拓展;檢測公平性的新演算法 |
[科科性別] 她是諾貝爾獎得主,不是誰的老婆! |
[科科性別] AI語音助理的一百種可能? |
[活動訊息] 2019「性別與科技」科普寫作工作坊,開始報名! |
[國際快訊] 人工智慧;性別化機器人;超越二元性別的研究技巧 |
[活動分享] GS17 EU in Amsterdam! |
[科科性別] 專業委員會,性別比例原則大哉問! |
[國際快訊] 女性科學史;醫病性別一致性 |
[科科性別] 為什麼藥物經常對女性有危險的副作用? |
[女科技人才培育計畫] 108年度計畫名單更新 |
[性別科技專題計畫] 108年度計畫名單、徵求書更新 |
[活動分享] AI與性別論壇 (2019/10/4,台北) |
[國際快訊] 性別二元論的挑戰、維基百科的結構性偏見? |
[活動分享] GS16 AP in Singapore! |
[科科性別] 新增「科科性別貼文集」專區! |
[科科性別] 能者多勞?女性比男性更擅長一心多用嗎? |
[性別科技專題計畫] 歷年徵求書、成果報告更新 |
[國際快訊] 要怎麼讓AI公平?太空飛行的性別議題討論! |
[科科性別] 醫療偏見危害女性生命? |
[國際快訊] 英國首批女醫學生在150年後獲得榮譽學位 |
[科科性別] 設計中的性別意識大考驗! |
[科科性別] 科學研究也要小心文字陷阱嗎? |
[國際快訊] 科研人員的性別參與比例;基因體學的多樣性考驗 |
[科科性別] 入學考試依個人信仰出題,可以嗎? |
[國際快訊] 什麼是研究中的性別面向?機器人強化性別規範? |
[國際快訊] 科研補助的性別面向評估;開放數據中的地理多樣性 |
[他山之石] 工學院裡女性主管佔了一半?怎麼做到的? |
[已出版文獻] 2019年5月「人才快訊電子報」刊載文章新增 |
[已出版文獻] 2019年4月「元智全球在地文化報」刊載文章新增 |
[活動訊息] 2019性別與科技研究計畫聯合成果討論會 |
[活動訊息] 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特展 |
[好站分享] 「性別。醫療」公益資訊分享平台 |
[網站經營]「促進科技領域之性別友善與知識創新」規劃推動計畫 |
[活動新聞] 女力撐起半邊天 行傳所推動性別化創新 |
[GIST2017] 加拿大性別與科技政策之推動策略(影片分享 ) |
[Sandra Harding] 高師大演講及工作坊摘要(影片分享) |
[GS6-AP] 首爾宣言(中文翻譯 ) |